自2014年至今,一錘定音每年年初都會對當年國內汽車發展趨勢進行預測。今年是第十版。事后來看,這些預測大多比較準確,還算靠譜。
2022年中國汽車十大預測是:一、實現“雙碳”目標成為國內汽車行業重中之重。二、新能源汽車銷量提前3年實現階段性目標。三、芯片短缺緩解,全年新車銷量增幅超過5%。四、廣豐、一豐有望邁進汽車年銷百萬俱樂部。五、放開合資股比對國內汽車格局影響不大。六、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七、混合動力汽車正在成為中國車市一片藍海。八、國內汽車市場價格趨于穩定并有可能上浮。九、汽車出口將延續上年趨勢,繼續大幅增長。十、豪華車市場繼續升溫,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
一年過去,回頭來看,去年年初做出的十大預測,除了對汽車產銷增幅預測略有偏高,對車企進入百萬俱樂部數量過于樂觀外,其他大體比較準確。
2022年,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新冠疫情多地散發,特別是下半年更趨嚴重。汽車供應鏈也受到很大沖擊。在疫情和芯片短缺雙重壓力下,國內汽車產銷不暢,消費者購車需求受阻,終端市場表現疲軟。疫情和供應鏈不暢對國內汽車市場的沖擊,超過2020年。
隨著疫情形勢變化,國家對防控政策進行優化調整,以及芯片短缺逐步緩解,預計2023年中國車市表現會好于上年。
下邊是2023年中國車市十大預測的具體內容:
一、國產汽車產銷實現三連漲,創近年新高?
從2018年至2020年,國產汽車產銷連續三年負增長。過去兩年雖然扭轉了下降趨勢,但漲幅在5%以下,屬于微增長。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2022年中國汽車總銷量為2680萬輛,同比增長2%。
預計2023年中國汽車總銷量為2760萬輛,同比增長3%,創近年新高。但仍低于2017年歷史最高點2813萬輛。
二、新能源汽車銷量逼近千萬輛,滲透率繼續提高?
2021年起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大井噴,連續兩年實現翻番。據相關機構預計,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可望達到680萬輛左右。
預計2023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超過40%,逼近千萬輛大關。比中汽協預計的多出100萬輛。
三、財政補貼退出,新能源汽車漲價大勢所趨?
根據財政部等四部委發布的《關于2022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2022年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于2022年12月31日終止,2022年12月31日之后上牌的車輛不再給予補貼。
按照2022年的補貼標準,根據續航里程不同,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車單車最高補貼4800元,純電動乘用車最高補貼12600元。這些補貼直接補貼給生產廠家。
2022年,由于動力電池大幅漲價等原因,絕大多數電動汽車廠家虧損。2023年取消國家財政補貼后,成本壓力更大。為了減輕壓力,2022年已有不少汽車企業調升新能源汽車售價,中國新能源汽車領軍企業比亞迪年底也宣布,2023年全面調升售價。
2003年新能源汽車漲價,成為大勢所趨。
四、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可望超過50%
最近幾年,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從低于40%的谷底不斷攀升,2022年接近50%。預計這一趨勢在2023年將繼續持續,全年市場份額可望首次超過50%,創出歷史新高。
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不斷提升的同時,國外品牌下降明顯,尤其是法系、韓系和美系。
五、汽車出口有望沖擊400萬輛大關,實現跨越式增長?
多年來,中國汽車出口一直徘徊在100萬輛左右。2021年汽車出口首次突破200萬輛,實現歷史性突破。2022年汽車出口超過300萬輛,再次實現歷史性突破。
隨著中國汽車出口不斷攀升,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出口急劇增長,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有望超過400萬輛,實現跨越式增長。
六、高端電動汽車市場競爭更趨激烈?
繼極狐、嵐圖、飛凡、阿維塔、極氪、騰勢等一批高端電動汽車進入市場以后,埃安旗下純電超跑昊鉑、比亞迪旗下仰望、長城旗下沙龍等一批純電動高端汽車,2023年將陸續進入市場,從而進一步加劇國內高端電動汽車市場的競爭。這些高端電動汽車品牌,車型有超跑轎車、SUV,還有MPV。
七、合資汽車企業銷售壓力越來越大?
最近兩年,自主品牌乘用車競爭力不斷加強,蠶食合資品牌的市場份額。除豪華品牌合資車企外,絕大多數合資整車企業都面臨巨大的銷售壓力。在燃油車市場份額不斷萎縮、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擴大的大形勢下,合資車企新能源汽車發展速度遠低于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也低于平均水平。合資企業必須加快電動化和智能化進程,才能保住市場份額。
八、消費升級,主流豪華汽車品牌市場繼續看好
國內汽車消費升級,進入換車高峰。在燃油車市場萎縮的情況下,主流豪華汽車品牌燃油車則繼續保持增長。預計這一趨勢2023年還會繼續。
九、比亞迪繼續成為國內車企銷量冠軍
2022年,比亞迪全年銷量達到186萬輛,超過一汽-大眾,成為國內整車企業銷量冠軍。同時,比亞迪繼續保持全球乃至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
目前,國內車企中在手訂單最多、交車時間最長的當屬比亞迪。預計2023年比亞迪全年銷量超過200萬輛毫無懸念,繼續保持國內車企銷冠和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冠。
十、商用車需求增加,有望扭轉產銷持續下滑局面
過去幾年,由于基建投資下降、交通疫情受阻等多重原因,國內商用車需求下降,造成商用車銷量持續下降。
商用車作為生產資料,與宏觀經濟、基建投資、房地產投資等高度相關。上月中旬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2023年的經濟工作,要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等消費。要通過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有效帶動全社會投資,加快實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強區域間基礎設施聯通。
有分析認為,國內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后,有利于加快全面復工復產,今年國內基建投資、房地產、旅游運輸等將很快進入正常發展。這些因素都有利于商用車產銷。預計2023年國內商用車需求將快速增長,從而扭轉銷量連年下降的局面。
(審核編輯: 智匯lucy)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