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其核心是虛實融合,相互使能。從詞源來說,元宇宙的英文一詞MATEVERSE,是超越現實之意,未來的MATEVERSE,一個是我們既有的認知空間、情感空間,另一個是如何用現代的媒體的手段達到虛擬和真實世界空間的互動。這些互動包括信息檢索、教育、娛樂以及助老助殘等等。要實現這些虛實相融的互動,德國工程院院士張建偉先生認為,必須要有多模態的人機互動作為支撐。在近日在昆山舉行的元宇宙產業大會2023春季會的院士論壇上,張建偉院士向與會者分享了題為《賦能工業4.0的多模態元宇宙》的演講。
張建偉院士首先指出:目前人機的交互,只是包括信息、視覺和聲音以及圖像的交互,未來要把觸覺、味覺,包括腦信號都融合在一起。這是元宇宙的重要內容。最早的人機交互,只是一行行的這種單一頻率和屏幕的編程場景,其后是圖形界面,前些年的iPad,呈現自然的交互界面。但是未來的元宇宙,將要以多模態交互的方法,實現人機的交互。
張建偉院士進而比喻說,元宇宙有點類似愛麗絲進入魔幻世界,希望通過編程的方法創造和實現的一個魔幻世界,就像愛麗絲走進的一個場景。20年前,虛擬現實被提出來,在未來的15年中,人類能不能創造出這個新的元宇宙以及新的元宇宙產業奇跡,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機多模態交互的進步和成果。這也是在德國工程院提出工業4.0中的重要內容:要通過元宇宙創造一個learning space一個復合空間的概念。
張建偉院士認為,元宇宙包括人工智能、互聯網、機器人、AR\VR\5G通訊以及腦科學、材料新和新能源,元宇宙也將給充分賦能未來的出行,未來的醫療、農業、基礎設施檢修、娛樂、教育等等領域。那么,在元宇宙中為什么要強調多模態的人機交互?張建偉院士指出:因為元宇宙不只是要有簡單的螞蟻的四肢,要有靈魂,要有創意。
在闡釋了上述觀點后外,張建偉院士分享了多款已經在應用以及處于研發中的機器人:病毒實驗室機器人,在無人值守的情況下,自動在病毒的實驗室中進行病毒試管的臨床操作;農業機器人,農業缺少人工是一個巨大的痛點,農業機器人和元宇宙融合起來,可以進行農業數字化的建設;護理機器人,該機器人通過知識表達和虛擬的一些學習和真實的交互,實現真正的護理的服務;編程機器人,通過學習算法,它可以在這種空間里頭自動編出和查找各種各樣非常逼真的程序。五打乒乓球的機器人。可以較靈活地的揮拍打球等。張建偉院士強調,上述這些機器人,已經具有原宇宙的一些雛形。
張建偉院士強調,機器人的跨模態學習,研究人機交互中的自適應性和預測性,這是元宇宙核心技術。他進而分享說:在這些既有機器人的基礎上,現在,已經開始讓機器人來學習人類的手勢,可以運用到未來的精密裝配,同時還把我們的視覺、聽覺和觸覺,同時各種各樣的知識,全部融入到機器人的空間里。張建偉院士展示了一款敬老機器人,不只是給老人看一些視覺和聽覺的游戲,同時也要包括一些觸覺的游戲,幫助老人的全方位的康復。
張建偉院士在演講的最后總結說,在元宇宙的概念下,就是要讓這些多模態的機器人,不只是在我們正常的生活的空間中,而且還要在我們不能到達的空間,為我們的生活與生產助力。這也是元宇宙產業的作用之所在。
(審核編輯: 智匯聞)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