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恩智浦召開春季媒體溝通會。恩智浦多位高管圍繞汽車芯片廠商如何在多變的市場中,不斷滿足新的用戶需求并實現可持續發展進行了討論。
汽車產業爆發式增長帶來新需求
恩智浦半導體執行副總裁兼高級模擬業務總經理Jens Hinrichsen介紹,如今,電動汽車產品推陳出新的速度已經超過了此前的預期,且電動汽車市場也正在由一個小眾市場轉變為大規模的市場。預計到2030年,汽車中的電氣化程度至少將達到60%。
汽車產業的爆發式增長,使得汽車領域的客戶對恩智浦等汽車芯片廠商提出了諸多新的需求。恩智浦半導體執行副總裁兼汽車處理器業務總經理Henri Ardevol表示,目前,新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三點。首先,客戶的需求不再只是一組產品而是一個完整的平臺。在軟件定義汽車的趨勢下,軟件開發者和合作伙伴需要考慮從組裝電子控制單元到為車輛開發整個軟件架構,因此需要一個完整的以芯片為基礎的平臺來支持。
其次,汽車迭代周期在不斷加速,也促使了平臺開發周期的加速。越來越多主機廠要求芯片廠商在芯片樣片出來之前,便提前進行虛擬設計和開發,對芯片仿真模型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從而實現大幅壓縮開發周期。第三,在軟件定義汽車的背景下,客戶對車的要求不再是隨著使用而慢慢損耗、功能慢慢退化,而是要求車能夠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而得到升級迭代,其功能能夠不斷得到增強,以此來支持軟件的升級換代。
可持續發展是核心
在市場新需求的引領下,Jens Hinrichsen表示,作為汽車芯片廠商,未來推出的每一項創新技術的核心必須具備可持續發展的要素。
Henri Ardevol介紹,技術的可持續發展可以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為了能給主機廠客戶持續提供多方位的助力,需要恩智浦等車用芯片廠商提供可拓展的、支持軟件復用的芯片平臺。此前的開發模式主要是線性開發模式,每一個ECU(電子控制單元)都是作為一個硬件和軟件的組合來進行開發,數據也被限制在該ECU中并且很難訪問。而主機廠的愿景是無論功能還是服務,都可以在用戶的使用過程中得到加強和迭代。因此,軟件和硬件的開發周期必須要解綁,也意味著在同一個硬件平臺上必須要能夠支持軟件的多次迭代。同理,一個軟件平臺也需要能夠在多個硬件版本上運行,而無需重新開發、重新驗證和重新集成,從而最終幫助主機廠客戶大大壓縮開發周期。
其次,隨著軟件創新周期和硬件創新周期的分離,對于軟件和硬件需要進行聯合設計。對此,恩智浦作為技術合作伙伴,與主機廠的交流更多聚焦在如何能夠將芯片平臺與主機廠軟件架構相匹配。“以往我們和主機廠關注的焦點主要是硬件開發,因此,主要圍繞著Tier-1以及每個ECU所需要的硬件產品的技術規格來開發。未來需要不斷演變,需要從以硬件為中心匹配客戶需求,轉變到以軟件為中心匹配最終用戶的需求。”Henri Ardevol說。
(審核編輯: 智匯聞)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