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工信部相關批復,我市在“十三五”期間將重點發展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裝備與集成、機器人等八大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力爭到2020年實現裝備制造業年產值3000億元的目標。昨日的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珠海市先進裝備制造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匯報《規劃》編制說明的市科工信局負責人表示,我市裝備制造業2016年產值可達1900億元左右。《規劃》除提出2020年將這一數字提高至3000億元外,還提出建成“中國制造2025”先行區、協同創新標桿區、智能制造示范城市與高端制造業人才新高地。同時,《規劃》還展望“十四五”(2021年至2025年),我市裝備制造業由規模擴大進入質效提升的關鍵階段,到2025年,年產值達到6000億元,建成“中國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基地”和“世界先進裝備制造‘隱形冠軍’集聚地”。“所謂‘隱形冠軍’,主要指在細分行業領域具有優勢地位。”該負責人表示,珠海具備實現這些目標的基礎。
根據《規劃》,我市“十三五”期間將把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裝備與集成、節能環保設備、通用航空、游艇、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軌道交通裝備、機器人等八大產業作為重點產業發展。
為實現《規劃》提出的發展目標,我市將實施創新升級工程、裝備“智造”工程、品牌質量工程、人才強業工程和生態系統工程等五大工程。
(審核編輯: 智匯小蟹)
聲明:除特別說明之外,新聞內容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分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