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聯合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生態環境部等國家八部委,公布了63家2023中國工業碳達峰“領跑者”企業名單。徐礦集團成功入選2023中國工業碳達峰“領跑者”企業,成為江蘇省兩家入圍企業之一。徐礦集團高質量綠色轉型實踐入編《中國工業碳達峰優秀企業典型經驗匯編》,并入選《習近平經濟思想指導實踐案例》。
能源是經濟社會發展動力,也是“雙碳”主戰場。作為徐礦集團核心優質資產集合地和專業化上市平臺,蘇能股份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擁抱國家“雙碳”戰略,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之路,努力在中國工業碳達峰上挑大梁走在前做示范。
端牢飯碗,以優質能源保障綠色轉型
作為以“煤電”為主體的能源企業,蘇能股份統籌能源安全與企業發展,深度契合各類能源在我國能源供應體系中的科學定位,系統調整產業結構。
蘇能股份將擴大煤炭優質產能、優化燃煤發電機組、積極開發清潔能源及非煤礦產資源,截至目前,公司新能源立項55個,建成并網22個,內蒙古錫盟32萬千瓦、陜西麟游10萬千瓦、省內垞電20萬千瓦儲能項目正全速推進。
“十四五”末,蘇能股份預計整體電力裝機容量8200MW,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達2200MW,占總裝機規模的25%以上,著力構建多元清潔的能源供應體系,牢牢端穩端好能源飯碗,切實以優質能源保障綠色轉型。
創新驅動,以先進技術推動綠色轉型
能源綠色轉型,必須把創新特別是技術創新放到突出位置,以先進技術推動實現能源綠色生產、綠色消費和循環清潔化利用。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蘇能股份切實加強創新引領,健全完善創新管理體系,在清潔生產技術、節能減排技術、綜合利用技術研發與應用等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助力企業綠色轉型加速推進。
聚焦數智賦能,創新打造智慧能源綜合服務商。“江蘇張雙樓煤礦智能化建設全場景研究與應用”獲得國務院國資委數字場景創新一等獎,“新疆俄礦5G智慧礦山項目”入選工信部《2023年5G工廠名錄》。
蘇能股份在建的烏拉蓋電廠是全國首臺、全球首創百萬褐煤機組,也是蘇蒙兩省區首個重大能源合作項目,按照“低排放、低煤耗、低水耗”“三低”目標設計,多項技術參數為國內之最、多條技術方案為國際首創。建成后將成為全球規模最大、參數最高、綠色環保的百萬褐煤發電機組。
蘇能股份深入踐行“兩山”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積極盤活存量土地以及鐵路、電網等存量資源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協同開展生態修復工程,切實打造生態環保企業,實現生態與發展互促共進、良性互動。
蘇能股份把采煤塌陷區治理作為推進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發展的重要內容,累計投入資金50.77億元,協同地方政府治理采煤塌陷地22.4萬畝,使煤礦“瘡疤”變寶藏,將昔日的采煤塌陷區打造成了潘安湖國家生態濕地公園、安國湖國家濕地公園、九里湖國家生態濕地公園等生態景觀,助力徐州市實現從“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的華麗轉變。
蘇能股份積極總結實踐經驗,形成了21項“綠色閉坑”系列關鍵技術,填補了行業技術空白;研究形成了生態型土地復墾整治技術,獲授權發明專利18項、實用新型專利13項、軟件著作權6項、發表論文116篇,成果被編入《采空塌陷防治工程設計規范》等8項國家、行業標準規范,在全煤行業被廣泛推廣應用,為推進行業生態環境高質量發展貢獻了蘇能智慧和蘇能力量。
蘇能股份綠色發展的成功實踐,邁出了實現碳達峰的堅實步伐。下一步,我們將錨定“一核兩極、千億徐礦,世界一流、業興家旺”奮斗目標,持續以高質量綠色轉型發展,在推動碳達峰上勇挑重擔、走在前列、做好示范。
(審核編輯: Doris)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