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國兩會進行中!
3月5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強代表國務院,向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
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過去一年,我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成果豐碩,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第四代核電機組等高端裝備研制取得長足進展,人工智能、量子技術等前沿領域創新成果不斷涌現等。在介紹2024年政府工作任務時提出,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等。
當前,我國正在搶抓人工智能帶來的新機遇,國內企業也已經敏銳地捕捉到這一重要信息,并將智能產業作為企業未來創新發展的方向之一。
梳理發現,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科大訊飛、中國移動、360集團、萬華化學等等兩會代表委員們帶來了關于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相關的的建議提案。
全國人大代表、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建議制定國家《通用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系統性加快推動我國通用人工智能發展。并針對加快推動通用人工智能的相關工作提出九點建議,其中包括:建議發揮舉國體制優勢,加大并保持對通用大模型底座“主戰場”的持續投入;建議加快形成圍繞國產大模型的自主可控產業生態;建議加快推廣大模型賦能全學段,以全新機制加快探索我國人工智能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等。
全國政協委員、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表示,提交了《關于深化人工智能多場景應用支持大模型向垂直化、產業化方向發展的提案》。提案中提出3點建議:一、建議政府、央國企應率先提供更多應用場景,聚焦“小切口,大縱深”,推動大模型垂直化、產業化落地,助力百行千業數字化轉型,實現數轉智改;二、建議鼓勵企業在定制AI大模型前,做好知識管理,將企業大數據平臺升級為企業知識平臺。在此基礎上,通過垂直訓練,深入企業級場景,滿足企業需求;三、建議建議鼓勵和引導企業將大模型與數字化業務系統深度結合,同業務流程相結合,充分發揮大模型價值。并在相關采訪中表示,“人工智能+”上升為一種行動,意味著國家將加強頂層設計,加快形成以人工智能為引擎的新質生產力。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帶來了《關于全面推進“AI+”行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提案。建議在國家層面推動“AI+”行動,強化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統籌發展和安全,明確發展目標、主攻方向和關鍵任務。
目前,我國人工智能產業已經進入快速發展期,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達5080億元,同比增長18%;據初步統計,2023年人工智能產業規模達到5784億元,增速達13.9%。
另據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現存人工智能相關企業160.87萬家。2023年人工智能相關企業注冊量超過50萬家,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關注我們,鎖定2024全國兩會更多資訊!
(審核編輯: 智匯lucy)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