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陽縣緊緊抓住東北振興和“中國制造2025”機遇,落實遼寧省裝備制造產業發展政策,加快推進由冶金大縣向裝備制造強縣轉變。
不久前,遼陽縣明確了新目標:以首山鎮、興隆鎮、劉二堡鎮現有工業區域為載體,以發展智能裝備制造產業為主體,建設“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產、城、人、文”四位一體的“東北·智造小鎮”,實現產業智能化、城鎮智慧化,打造東北地區具有影響力和示范標桿作用的新型智能裝備制造產業基地。
加速轉型 淘汰落后工業
在遼陽縣順通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寬敞的熱處理加工車間里,僅用兩名員工,通過電腦操作控制,便順利完成了整個熱處理加工過程。
遼陽縣通過調結構、轉方式,淘汰落后傳統鋼鐵產業、大力發展智能裝備制造業,傳統鋼鐵產業與智能裝備制造業開始實現“此消彼長”,工業轉型已實現從傳統冶金大縣向新興智能裝備制造業強縣轉變,加速工業轉型升級已見成效。過去,以小軋鋼為主體的傳統鋼鐵產業曾占據遼陽縣工業經濟的大半壁江山。隨著國家產業政策調整,遼陽縣采取淘汰一批、重組一批、轉產升級一批的做法,推進高耗能、高污染、工藝落后的企業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
遼陽縣緊緊抓住東北振興和“中國制造2025”機遇,落實遼寧省裝備制造產業發展政策; 加快推進由冶金大縣向裝備制造強縣轉變。為加快智能裝備制造產業發展,建設東北智造小鎮,遼陽縣出臺了加快發展智能裝備制造產業的實施意見,明確了發展目標:力爭到“十三五”末期,全縣裝備制造產業邁向中高端,智能制造和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初步建成智能裝備強縣;全縣裝備制造企業初步實現自動化、數字化制造;重點推進智能制造重點項目、物聯網應用工業示范項目、兩化融合示范和試點企業,重點培育省市級示范智能工廠(車間)、市級智能裝備制造重點骨干企業、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
互聯互通 升級七大產業
在發展智能裝備制造產業,打造“東北·智造小鎮”中,遼陽縣瞄準七大產業,實現產業升級。
做優做強汽車部件。以新風科技柴油機電控高壓共軌系統和一汽普雷特新能源汽車變速箱總成及 ADI 橋齒輪為代表,支持引進和發展節能汽車的高效內燃機及關鍵部件、高效自動變速器及混合動力電機、發動機及變速器電控系統;智能網聯汽車車載光學系統、雷達系統、高精定位系統、互聯終端和集成控制系統; 新能源汽車的驅動電機及控制器、動力電池系統、電動汽車整車控制系統。
做優做強航空組件。以天一航空科技航空發動機機械密封研制項目為代表,支持引進和發展民用航空發動機零部件,爭取國家航空零部件產業在遼陽縣設點布局。全力推進天一航空與中航發集團建立中國飛機發動機密封系統國家級研發中心和實驗中心,促進軍民融合發展,加快政產學研一體化協同發展。
做優做強成套裝備。以三三工業盾構機/TBM隧道掘進機為代表,支持引進和發展重型工程機械及其控制系統、新能源成套裝備、石化和冶金成套裝備、輸變電成套裝備、重型礦山和工程機械、高端工程裝備和特種設備及配套產品。
做優做強電子裝備。以澤華電子智能控制電子設備為代表,支持引進和發展以非易失性存儲器、微機電系統(MEMS)傳感器等為重點的集成電路芯片設計和封裝測試;集成電路裝備關鍵零部件及表面處理全工藝生產線;真空機械手控制系統、生產線物料傳輸系統。
做優做強精密鑄造。以中車軌道的軌道交通通用鑄件和順通科技為代表,全力推動連鑄連軋傳統產業向中高端產品轉型升級。支持引進和發展交通運輸、重型裝備等傳動齒輪箱箱體、發動機機殼、鑄造坯料、精密鑄件產品和項目。建立3D打印增材制造應用中心,推廣打印鑄造砂型,縮短鑄造生產流程,提高鑄件質量和生產效率。
轉型發展數控機床。立足遼陽縣傳統機加工基礎能力,依托沈陽機床等先進企業,支持引進和發展高檔數控機床及功能部件、先進成套裝備及成組工藝生產線、數字化總裝設備、高效加工近凈成形裝備;智能化編程、具有自監控、維護、優化、重組等功能的智能型數控系統和具有標準接口、模塊化、可移植性、可擴展性及可互換性等功能的開放型數控系統。
轉型發展機器人。依托沈陽新松機器人、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等單位,支持引進和發展應用于焊接、裝配、檢測、清潔等生產領域的工業機器人;應用于養老、助殘、家政等消費領域的服務機器人;應用于救援、能源、安全等專業領域的特種機器人; 應用于CT、高性能診療等健康領域的醫用機器人。
今年,遼陽縣將大力扶持各種中介服務組織健康快速發展,加快遼陽縣土地流轉中心平臺建設; 搭建信息平臺,加強資源共享、信息共享、人才共享;加大“互聯網+智慧城市”建設,實現首山鎮、興隆鎮、劉二堡鎮全域WiFi,機械制造企業之間互聯互通。
(審核編輯: 智匯胡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