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引導全社會資源投向,國家發改委同相關部門組織編制了《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2016版,明確了5大領域8個產業,進一步細化到40個重點方向下174個子方向,近4000項細分的產品和服務。
與三年前公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2013版)相比較,涉及細分產品和服務增加了接近900項,其中人工智能、數字創意產業首次進入了指導目錄名單。
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中,人工智能作為第五大分支成為新興產業的重要發展部分。作為優惠政策傾斜的新興產業,人工智能將得到政策扶植和資金注入,將在未來五年內爆發出強大的市場價值。
人工智能平臺
即人工智能公共服務平臺,包括開放數據平臺、基礎資源與技術平臺、雙創服務平臺。
人工智能公共數據平臺包括面向社會開放的文本、語音、圖像、視頻、地圖及行業應用數據等多類型人工智能海量訓練資源庫和標準測試數據集。人工智能基礎資源與技術平臺包括滿足深度學習等智能計算需求的新型計算集群共享平臺、云端智能分析處理服務平臺、算法與技術開放平臺、智能系統安全公共服務平臺、多種生物特征識別的基礎身份認證平臺等基礎資源服務平臺,以及面向前沿研究的類腦基礎服務平臺。
人工智能雙創服務平臺是指提供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發工具、檢驗評測、安全、標準、知識產權、創業咨詢等專業化創新創業服務的公共平臺。
人工智能軟件
主要包括理論與算法、基礎軟件、應用軟件。
人工智能理論與算法包括深度學習、類腦智能等理論與算法。深度學習是指基于感知數據、多媒體、自然語言等大數據的深度學習理論與算法,類腦智能是指類腦神經計算系統、類腦信息處理等類腦智能領域的前沿理論與算法。
人工智能基礎軟件包括面向人工智能優化的操作系統、中間件、開發工具等軟件技術,包括開源的軟件開發平臺或函數庫。
人工智能應用軟件包括計算機視聽覺、生物特征識別、復雜環境識別、新型人機交互、自然語言理解、機器翻譯、智能安全預警與控制、智能決策控制、網絡安全等應用軟件技術。
智能機器人及相關硬件
包括智能工業機器人、智能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以及括面向人工智能的處理器、智能傳感器等重要器件。
人工智能系統
人工智能系統包括人工智能通用應用系統、行業應用系統。
人工智能通用應用系統主要包括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的綜合生物驗證系統、智能搜索系統、智能翻譯系統、智能客服系統等。
人工智能行業應用系統主要包括在制造、健康醫療、教育、環境、交通、商業、金融、物流、文化、網絡安全、社會治理、 益民服務等重要生產性及公共服務領域的人工智能系統。典型應用系統如智能家居、智能汽車、智能無人系統、智能安防、智慧健康等智能應用系統。
(審核編輯: 智匯小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