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4月份召開的兩會期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大數據”等關鍵詞,這也是“人工智能”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
對此,有行業人評論,此次由政府的層面提出“人工智能”的關鍵詞,表示政府與企業對人工智能的發展達成了共識,而隨著人工智能技術不斷融入家居業,一個新的家居時代即將到來。
“人工智能”是噱頭還是風口?
據麥肯錫預計,至 2025年人工智能應用市場總值將達到1270億美元,有媒體預測,人工智能將成為下一個“風口”或將開啟下一個時代,成為各行各業的共識之一!
其中,任正非對“人工智能”的見解是:“我們所有的人工智能要自己的狗食自己先吃,自己生產的降落傘自己先跳。基于我們巨大的網絡存量,現階段人工智能要聚焦在改善我們的服務上。”
相比“風口”的誘惑,大企業更趨向于將“熱點”與現實的企業“痛點”相互結合,如此一來,既解決了客戶的需求,又能讓企業保有創新的活力。
去年以來,家居市場上以“人工智能、智能家居”等為全新賣點的家居產品,屢見不鮮,但多數產品的“人工智能”只停留在表層,正如家電產業研究專家、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所說:“智能化沒有完全開啟,人力得不到解放,這樣的智能充其量只能算是低級智能,甚至是偽智能。”
只有當人工智能化的需求離開手機或者APP都能實現時,才能算真正的智能化產品。
家居人看“人工智能”
在政府提出“人工智能”的話題后,家居人對“人工智能”也各有觀點:
圣象集團總裁陳建軍:全程智控,是圣象集團的核心競爭力之一。目前,我們很多產業已經是智能化,但不是“人工智能”,所以還有一條路要走。我相信更多的“人工智能”是通過技術層面的提升,更多的達到成本和運營管理水平的綜合提高,每一輪技術的提升,都帶來成本、管理、技術的提升,這也是我們的必然之路。
愛仕達董事長陳合林:我們現在正在投兩個智能制造工廠,去年立項的已經在投入。其中一個大型的智能化工廠,已經在建造了,廠房也在籌備中,明年設備完善,工廠里面安裝的六軸機器人就有900個,將完全能達到真正領先的智能制造水平。
久盛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張恩玖:作為木地板領域,之前我們大量的還是勞動力密集型的一個行業,我們這兩年生產方式從自動化、智能化這個方向已經在發展了,我們2016年投入了2千多萬進行工廠的自動化、智能化改造,我相信我們通過這樣一個好的生產模式的改變,更能夠降低生產的成本,能夠更好的服務于我們廣大的消費者。
美的廚房電器事業部品牌總監黃飛:偽智能的提出可能是一些行業的觀察專家或者消費者,的確也感受到有些智能產品并不是那么智能,或者對他們來說,產品的功能并未到達極致。舉個例子,很多年前大家覺得互聯網并沒有那么必要,不過實際上這個趨勢慢慢變成現實,我們已經離不開互聯網了。我們在做智能的研發也是一樣,或者提出未來廚房的概念也是一樣,我們相信這是消費者實際需求的趨勢。在把他變成現實的過程之中,肯定有很多的過程,但消費者迫切需要實現真正智能,也正是我們的機會和努力的方向。
……
跟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的熱度,曾在家居業大火的“智能家居”概念,將卷土重來。從目前整個家居業的情況看,除了部分家電大企業在“人工智能”中不斷尋找突破點后,大部分堅守傳統制造的家居企業,對于“人工智能”的結合還停留在升級生產線上,對于“人工智能”中的大數據、大生態聯合等,還處于待挖掘,待探究階段。這或許也將成為下一個藍海市場。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