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9日,英特爾和長安汽車對外宣布將進行戰略合作,聯合探索無人駕駛。
英特爾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楊旭表示:“英特爾將和長安一起探索未來無人駕駛相關領域的合作,運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共同推進中國本土汽車廠商自動駕駛生態系統的建設。”
長安汽車副總裁李偉表示:“本次長安汽車與英特爾的戰略合作,基于英特爾在智能互聯與人工智能等領域的領先實力以及長安汽車在智能駕駛技術的優勢,雙方將以技術合作、優勢互補、共同研發為核心,就智能駕駛、智能互聯、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方面開展戰略合作,共同推動智能汽車技術及產業化的發展。”
具體而言,在智能駕駛領域,基于英特爾在智能駕駛領域的優勢,聯合 Tier1 資源共同探索基于英特爾 GO 平臺的自動駕駛樣車研發(L4 級別);基于英特爾傳感器(Mobileye)和控制器(FPGA)等平臺,幫助長安汽車進行自動駕駛的產業化開發。
在智能互聯領域,基于英特爾在移動通信領域的優勢,開發長安汽車的車聯網技術并量產;利用英特爾和長安汽車在美國 MTC 組織的經驗,共同探索車聯網的測試標準體系建立。
在智能交互領域,雙方將聯合構建「數字化駕駛艙」,提升車內人機交互體驗。一個硬件平臺同時支持數字儀表和信息娛樂系統,更可以同時支持多個高清屏幕和 ADAS 的個性化需求。
在人工智能領域,雙方將從大數據分析,深度學習等角度進行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發。
對上述合作,李偉解釋,“我們的合作目前主要是在技術層面的合作,但不排斥未來在資本層面會進行更多的合作。由于無人駕駛是一個綜合技術體系,我們與英特爾的合作并非排它的,也歡迎其他相關企業共同合作,推動無人駕駛的落地?!?/span>
資料顯示,長安汽車在無人駕駛領域正在積極布局。去年4月,一輛經過改裝的長安測試車輛曾在 5 天內行駛 2000 公里從重慶前往北京參加車展,這也是迄今為止國內汽車廠商距離最長的無人駕駛測試。目前長安已經完成了集成式自適應巡航、全自動泊車的工程化開發,即將進入量產階段。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