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8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以及國標委指導下,中國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發展論壇編寫的《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2016)》( 點擊此處跳轉回顧查看>>>)正式亮相,區塊鏈技術迎來了第一個官方指導文件。
——2016年12月31日,貴陽市政府正式發布《貴陽區塊鏈發展和應用》白皮書( 點擊此處跳轉回顧查看>>>),提出“主權區塊鏈”與“秩序互聯網”等理論創新,梳理了貴陽市探索區塊鏈技術對政務、民生、商務發展應用的總體設計藍圖。
——2017年5月16日,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行的區塊鏈技術應用峰會暨首屆中國區塊鏈開發大賽成果發布會上,首個區塊鏈標準《區塊鏈 參考架構》正式發布,將從四方面推動區塊鏈產業化進程。
區塊鏈作為一種新興的應用模式,在金融服務、供應鏈管理、文化娛樂、智能制造、社會公益和教育就業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價值。近幾年來,區塊鏈技術和應用正經歷快速發展的過程。與此同時,國內國際上區塊鏈領域的標準仍屬空白,行業發展碎片化,行業應用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不利于區塊鏈的應用落地和技術發展。區塊鏈的標準化有助于統一對區塊鏈的認識,規范和指導區塊鏈在各行業的應用,以及促進解決區塊鏈的關鍵技術問題,對于區塊鏈產業生態發展意義重大。
目前,國內外標準化組織已將區塊鏈標準化提上議事日程,開展了組織建設、標準預研等一系列工作,并初步取得了一定進展。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在2016年9月成立了區塊鏈和分布式賬本技術技術委員會ISO/TC 307,并在2017年4月召開的ISO/TC 307第一次工作會議上,成立了術語工作組,參考架構、分類和本體研究工作組,用例研究組,安全和隱私研究組,身份認證研究組,智能合約研究組等七個工作組和研究組。
《區塊鏈 參考架構》標準規定了區塊鏈參考架構(BRA)。規定了以下內容:區塊鏈參考架構涉及的用戶視圖、功能視圖;用戶視圖所包含的角色、子角色及其活動,以及角色之間的關系;功能視圖所包含的功能組件及其具體功能,以及功能組件之間的關系;以及用戶視圖和功能視圖之間的關系。
《區塊鏈 參考架構》是區塊鏈領域重要的基礎性標準,對推進國內區塊鏈應用具有重要作用。通過對區塊鏈的用戶視圖和功能視圖的闡述,對區塊鏈的主要參與者和核心功能組件進行了詳細規定,系統描述了區塊鏈的生態系統,幫助業界建立對區塊鏈的共識,對各行業選擇、開發和應用區塊鏈具有重要的指導和參考價值。
標準適用于:
a)計劃使用區塊鏈和分布式賬本技術的組織選擇和使用區塊鏈服務;
b)計劃使用區塊鏈和分布式賬本技術的組織建設區塊鏈系統;
c)指導使用區塊鏈和分布式賬本技術的服務提供組織提供區塊鏈服務。
《區塊鏈 參考架構》包括參考架構概覽、用戶視圖、功能視圖、用戶視圖和功能視圖的關系,以及區塊鏈和分布式賬本技術概覽等內容。
標準給出了區塊鏈和分布式賬本技術的重要術語和定義,并對兩者之間的關系進行討論。
在用戶視圖中規定了區塊鏈服務客戶(BSC)、區塊鏈服務提供方(BSP)和區塊鏈服務關聯方(BSR)三種角色,并且描述了這三種角色下的十五個子角色以及它們的活動。
功能視圖通過“四橫四縱”的層級結構(包括用戶層、服務層、核心層、基礎層,以及包含開發、運營、安全、審計和監管的跨層功能)描述了區塊鏈系統的典型功能組件。
同時規定了既適用于區塊鏈的用戶視圖,又適用于區塊鏈的功能視圖的七個共同關注點,包括模塊化、性能、互操作、數據一致性、安全和隱私、經濟合理以及安全可信。
此外,總結了區塊鏈的典型特征,包括分布式對等、數據塊鏈式、不可偽造和防篡改、透明可信和高可靠性;定義了區塊鏈的三種部署模式,即公有鏈、聯盟鏈和專有鏈;規定了區塊鏈服務能力類型,包括基礎設施、數據和應用服務能力,以及基于這些服務能力的區塊鏈服務類別。
標準起草單位包括多個活躍在區塊鏈領域的企事業單位: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上海萬向區塊鏈股份公司、浙江螞蟻小微金融服務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前海微眾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樂視鏈服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萬達網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平安(601318,股吧)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丘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鉅真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鑫苑(中國)置業有限公司、眾安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上海分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用友網絡(600588,股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航生態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三一集團有限公司。其中,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TC 307(區塊鏈和分布式賬本技術技術委員會)的國內技術歸口單位。
標準的研制工作,得到了中國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發展論壇專家委員會的指導和支持,專家委員會主任、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梅宏院士,和各位專家成員,對標準內容和文稿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和建議,對標準質量提升和標準內容完善起到關鍵性作用。除此之外,來自同濟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和研究院所的知名學者,以及來自中國證監會、中國工商銀行(601398,股吧)、中國農業銀行(601288,股吧)、中國移動、中國外匯交易中心、郵儲銀行、中國人壽(601628,股吧)保險、深圳證券交易所等企事業單位的資深專家,從不同行業視角針對標準提出了諸多建設性意見,提高了標準的適用性和可實施性。
標準研制的流程和標準參照國際標準和行業標準研制的相關規則和規定,保證了標準的專業性、公開性和透明性。為了保證標準內容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可實施性,開發了配套的測試驗證方案,并對樂視鏈服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北京瑞卓喜投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上海分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眾安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杭州趣鏈科技有限公司等重點參與企業的區塊鏈解決方案進行了測試驗證。
此外,為推動該標準從團體標準向國家標準轉化,論壇在2016年11月向國標委提交了《區塊鏈 參考架構》國家標準申報材料。除此之外,論壇向ISO/TC 307(區塊鏈和分布式賬本技術技術委員會)提交了《區塊鏈 參考架構》標準的英文版,并在4月初舉行的ISO/TC 307第一次工作會議中向各國代表介紹了《區塊鏈 參考架構》標準。在國際標準化方面,論壇將基于《區塊鏈 參考架構》標準成果,積極參加ISO/TC 307新成立的參考架構、分類和本體研究工作組的標準化工作,推進我國標準化成果向國際標準轉化。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