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科技公司對芯片性能的要求越來越高。從最初的CPU,發展到后來的GPU,一直到去年以來谷歌推出的TPU,芯片的運算速度也越來越快。
“AI如此火爆,從根本上與芯片技術發展有關,目前半導體的運算速度相比以前巨幅提升。為什么像英偉達這樣的公司股價近期表現這么好,可見對于高端芯片的市場需求之大。”中芯國際(SMIC)垂直整合和策略營銷總監吳耿源對筆者表示。
在10納米到7納米的基礎上,AI芯片的核心競爭力將來自于云、大數據、服務器等。而除了英偉達以外,“四大巨頭”,蘋果、微軟、亞馬遜、谷歌都會參與其中。“而且中國也會越來越有一席之地。”吳耿源補充道。
“計算能力正在推動人工智能飛躍發展,足以抵消摩爾定律的放緩步伐。”英偉達相關人士對筆者表示,“人工智能開發人員正在加快構建新的架構,我們希望能從功能強大的云服務到云端設備,廣泛運行人工智能軟件,以解決我們當前最大的挑戰。”
沒人想錯過下一個技術突破。硅谷著名投資人MarcAndreessen曾說,軟件正在吞噬這個世界。而人工智能正在吞噬軟件。英偉達提供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GPU驅動的人工智能服務創業公司數量增加了4倍多,達到1300家。
英偉達已經推出了新一代的GPU,取名Volta。英偉達稱Volta是自通用并行計算架構CUDA發明以來,這個時代最大的技術飛躍。它集成了210億個晶體管,采用12納米優化的臺積電(TSMC)工藝以及三星最快的HBM內存,可以超高速執行4×4矩陣運算,進行元素級深度學習。
據介紹,每個VoltaGPU都支持120個萬億次浮點運算。英偉達的DGX-1AI超級計算機能將八臺TeslaV100GPU連接起來,實現近千萬億次浮點運算的深度學習性能。
而前不久,谷歌也在其I/O開發者大會上推出第二代TPU芯片,這些TPU可提供128萬億次浮點運算。與之相比,iPhone6可提供100萬億次浮點運算。TPU是谷歌自主研發的一種專為AI運算服務的高性能處理器。
去年谷歌已經發布了第一代TPU芯片,主要在谷歌數據中心和包括AlphaGo這樣的人工智能當中使用,主攻運算性能。谷歌介紹稱,第二代TPU針對機器學習的訓練速度能比現在市場上的圖形芯片(GPU)節省一半時間。
到目前為止,谷歌仍在采購英特爾和英偉達的芯片。但隨著谷歌越來越趨向依賴于自主開發芯片架構,未來或將為自己省下數十億美元的芯片支出規模。這也令英特爾、英偉達等行業巨頭感到擔憂。
根據彭博社的最新消息,蘋果也在研發一款被命名為“蘋果神經引擎”(AppleNeuralEngine)的AI芯片,可能用于智能汽車、Siri語音系統以及未來的增強現實AR功能中,而且有一天將會被應用在iPhone、iPad當中,來幫助提升軟件的性能。蘋果將在WWDC大會上公布更多與AI相關的計劃。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