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鐵路總公司牽頭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達世界先進水平的中國標準動車組被命名為“復興號”。
今天,“復興號”將在京滬高鐵正式雙向首發!
純正中國血統,中國標準占84%
“復興號”是誰?她是由中國鐵路總公司牽頭組織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標準動車組。
啥叫中國標準動車組?有了“和諧號”,為啥還要有個“復興號”?這就不得不回顧以下中國高鐵的誕生故事了。
眾所周知,咱們中國高鐵是在“引進吸收消化再創新”的道路上誕生的,當初從歐洲、日本引進了1型車、2型車、3型車和5型車四種不同的技術平臺,這些車型技術路徑不同,使咱們用最短的時間“兼容并蓄”,集各家之長。
后來,咱們學成了,基于這些技術平臺造出了咱們自己的高鐵,但是問題也來了!這些車不能“互聯互通”。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首席研究員王悅明介紹,這些技術平臺的標準系統不統一,沒有做到標準化統型,不僅司機的操作臺不一樣,連車廂里的定員座位都不一樣,無法相互替代。一旦某節車出現故障,需要組織乘客換乘,臨時調來的車很可能出現要么“掛不上”,要么“缺座位”。
不僅列車上有這種尷尬,因為車型標準不統一,每種車都需要有備用車停在車站應急,動車檢修的車間也要把4種車的零部件全配備,甚至高鐵司機也要把各種車型都學習一遍。不說了,說起來都是淚?。?/span>
為了打造適合中國國情、路情的高速動車組設計制造平臺,實現中國高速鐵路動車組自主化、標準化和系列化,自2012年以來,在中國鐵路總公司主導下,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技術牽頭,集合中車集團及相關企業的力量,開展了中國標準動車組設計研制工作。
中國標準動車組的“中國”,就意味著高鐵從最早的“洋基因”、“混血”、“以我為主”,現在由內而外都是“純中國”了,特別是軟件全部是自主開發。
在高速動車組254項重要標準中,中國標準占84%。中國標準動車組整體設計以及車體、轉向架、牽引、制動、網絡等關鍵技術都是我國自主研發,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中國標準動車組的“標準”,意味著今后所有高鐵列車都能連掛運營,互聯互通。只要是相同速度等級的車,不管哪個工廠出品,不管是哪個平臺出品,都能連掛運營,不同速度等級的車也能相互救援。
試驗速度可達400km/h及以上
首批命名為“復興號”的中國標準動車組有“CR400AF”和“CR400BF”兩種型號。按中國鐵路總公司新的動車組編制規則,新型自主化動車組均采用“CR”開頭的型號,“CR”是中國鐵路總公司英文縮寫,也是指覆蓋不同速度等級的中國標準動車組系列化產品平臺。
列車型號中的“400”為速度等級代碼,代表這一型動車組試驗速度可達400km/h及以上,持續運行速度為350km/h;“A”和“B”為企業標識代碼,代表生產廠家;“F”為技術類型代碼,代表動力分散型電動車組。
鐵路總公司表示,今后還將將根據市場需求,逐步研發CR300和CR200系列中國標準動車組。
至于為什么叫“復興號”,據鐵總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歷史節點,將中國標準動車組命名為“復興號”,真實記載了中國高鐵技術裝備走向世界先進行列的發展歷程,充分展示了中國鐵路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人民生活新時空的美好愿景,深情寄托著中國鐵路人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追求和期盼。
率先在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橋站雙向首發
今天,“復興號”將率先在京滬高鐵兩端的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橋站雙向首發,分別擔當G123次和G124次高速列車。
就“復興號”為何選擇在京滬高鐵首發,鐵路總公司負責人介紹,京滬高鐵已開通運營6年,運送旅客6.3億人次,目前,京滬高鐵日均運送旅客50.5萬人次,是我國最繁忙的高速鐵路干線,客運市場需求旺盛?!皬团d號”在京滬高鐵率先開行,對于進一步提升京滬高鐵運營服務品質,打造中國高鐵國際品牌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
今后鐵路總公司還將逐步安排“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系列產品在不同速度等級高鐵線路上的運用,為旅客出行提供更多選擇和更加舒適快捷的旅行體驗。
“復興號”五大優點
那么與“和諧號”相比,“復興號”有啥不一樣的地方呢?
一,“壽命”更長!
中國標準動車組在降低全壽命周期成本、進一步提高安全冗余等方面加大了創新力度。為適應中國地域廣闊、溫度橫跨正負40℃、長距離、高強度等運行需求,“復興號”進行了60萬公里運用考核,比歐洲標準還多了20萬公里。最終,整車性能指標實現較大提升,“復興號”的設計壽命達到了30年,而“和諧號”是20年。
第二,“身材”更好!
采用全新低阻力流線型頭型和車體平順化設計,車型看起來線條更優雅,跑起來也更節能。坐過“和諧號”的朋友都會發現,動車組車頂有個“鼓包”,那其實是受電弓和空調系統。咱們“復興號”把這個“鼓包”下沉到了車頂下的風道系統中,使列車不僅看起來更美,列車阻力比既有CRH380系列降低7.5%-12.3%,列車在350公里時速下運行,人均百公里能耗下降17%左右。
第三,“容量”更大!
從外面看“復興號”身材更好了,登車后,旅客還會驚異于空間更大,因為列車高度從3700毫米增高到了4050毫米。雖然斷面增加、空間增大的情況下,按時速350公里試驗運行,列車運行阻力、人均百公里能耗和車內噪聲明顯下降,而且有心的乘客還會發現,座位間距更寬敞。
第四,舒適度更高!
“復興號”空調系統充分考慮減小車外壓力波的影響,通過隧道或交會時減小耳部不適感;列車設有多種照明控制模式,可根據旅客需求提供不同的光線環境。當然更值得喜大普奔的是,車廂內實現了WiFi網絡全覆蓋。當然,這個連接效果如何,還有待乘客們上車檢驗。
第五,“警惕性”更高!
“復興號”設置智能化感知系統,建立強大的安全監測系統,全車部署了2500余項監測點,比以往監測點最多的車型還多出約500個,能夠對走行部狀態、軸承溫度、冷卻系統溫度、制動系統狀態、客室環境進行全方位實時監測,采集各種車輛狀態信息1500余項,為全方位、多維度故障診斷、維修提供支持。列車出現異常時,可自動報警或預警,并能根據安全策略自動采取限速或停車措施。在車頭部和車廂連接處,還增設碰撞吸能裝置,在低速運行中出現意外碰撞使,可通過裝置變形,提高動車組被動防護能力。
最后附一張鐵路機車史,一起漲知識吧: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