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項網發布8月份最新全國擬建在建火電項目[詳情]
8月19日,河北省寧晉縣發布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特許經營權招標公告,項目總投資金額近5億,日處理生活垃圾2000噸。具體內容如下[詳情]
人工智能迎來落地時代,風力發電運維巡檢場景上演無人機硬核劇情
傳統模式下對葉片健康狀態的檢測比較困難:能使用的方式不過是借助高倍望遠鏡、無人機進行;或加裝傳感器監測葉片震動情況。但無論以上哪種方式,要想發現葉片的具體故障點,后期仍需要借助精確設備進行檢查驗證。就目前的需求而言,需要設備+技術結合實現近距離捕捉毫米級缺陷,才能達到最佳的檢測效果。[詳情]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風電技術取得巨大進步,促進了設計的完普、工藝的改進,質量和可靠性進一步提高,由此帶動對舊有風電機組進行技術改造提升的需求。[詳情]
三峽汕頭海門(場址一)海上風電場項目和三峽廣東汕頭市南澳洋東海上風電項目機組采購招標公告,單機容量要求5MW及以上海上機型,規模共計1000MW。[詳情]
最近,一篇我國海上風電新開工建設7800萬千瓦項目,產業出現大躍進隱憂的新聞瞬時把海上風電這個剛剛步入規模化發展初期的產業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海上風電發展現狀的真實情況如何?海上風電下一步該如何發展?[詳情]
Wood Mackenzie(伍德麥肯茲)發布電力與可再生能源最新研究
中國將從2021年起正式進入風電、光伏"平價上網"時代,可再生能源的經濟性也日益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據Wood Mackenzie(伍德麥肯茲)電力與可再生能源最新研究《2019年中國各省區可再生能源競爭力分析報告》,中國風電與光伏的平準化度電成本(LCOE)均值現已低于國內燃氣成本,并將于2026年實現與煤電成本的競爭優勢。[詳情]
2003年起,我國風電發展進入規模化階段。本文擬對2003年起集中式陸上風電項目指標、與指標緊密相連的上網電價及電價補貼的歷史沿革進行梳理和分析。[詳情]
從2015年國家發布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10年計劃-中國制造2025,華潤電力(海豐)電廠也開始智能電廠建設的探索,從APS3.0建設后,開始了智能電廠的規劃、從提升設備、系統自動化到智能化,到機組變負荷自動巡航,以及技術監控中心到專家分析系統,電廠的智能化建設初見成效。[詳情]
今天,2019年賽事的中國區決賽在北京落下帷幕。經過激烈的競逐,來自香港科技大學的Rising戰隊脫穎而出,摘得中國區桂冠。這項賽事面向全球大學生展開,到今年已連續舉辦9年,且火熱程度不斷上升——2019年中國區報名參賽的隊伍達到3000多支、參與學生達到5千余人,比2018年增加52%,再創歷史新高。[詳情]
隨著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對用電管理的現代化水平要求越來越高,能夠快速、準確地獲得各用電環節的電能數據,用電量分析、負荷管理、運行狀況監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有力手段。[詳情]
本次大停電集中在英格蘭與威爾士地區,約有100萬人受到停電影響。停電發生后,英國包括倫敦在內的部分重要城市出現地鐵與城際火車停運、道路交通信號中斷等現象;市民被困在鐵路或者地鐵中,居民正常生活受到影響;部分醫院由于備用電源不足無法進行醫事服務。停電發生后約1.5小時,英國國家電網宣布電力基本得到恢復。[詳情]
孟振平董事長指出,要將先進數字技術與業務深度融合,建成覆蓋電網全環節、貫穿業務全過程、輻射能源產業鏈上下游的數字平臺,實現電網數字化、運營數字化和能源生態系統數字化,為數字南網建設指明了方向。廣州供電局積極落實南方電網公司部署,迅速行動,第一時間成立了網絡安全和數字化轉型領導小組,負責統籌推進數字化轉型總體工作;認真學習貫徹孟振平董事長要求,進一步對下階段工作進行具體安排,逐項明確目標任務、責任分工和完成時限,確保各項建設任務按期保質完成。[詳情]
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興起,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緊密融合成為推動社會變革的重要力量,數字化轉型已由互聯網科技行業逐步擴展到傳統行業。對電網企業來說,通過數字化轉型提供高質量產品和服務,提升核心競爭力,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詳情]
干法脫硫工藝工藝用于電廠煙氣脫硫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傳統的干法脫硫工藝主要有干法噴鈣脫硫工藝、荷電干法吸收劑噴射脫硫法、電子束照射法、吸附法等。傳統的干法脫硫技術有工藝簡單投資少,設備簡占地面積小且不存在腐蝕和結露,副產品是固態無二次污染等優點,在缺水地區優勢明顯。但是脫硫效率 很低,一般脫硫效率只能達到70%左右,難以滿足排放要求。[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