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目前應用在車聯網與自動駕駛、外科手術、智能電網。因電網高安全性要求與全覆蓋的廣度特性,智能電網必須在海量連接以及廣覆蓋的測量處理體系中,做到99.999%的高可靠度;超大數量末端設備的同時接入、小于20 ms的超低時延,以及終端深度覆蓋、信號平穩等是其可安全工作的基本要求。[詳情]
作為社會生產主體和產業核心參與者,企業無疑是核心推動方,在技術創新、引領生產消費方式、履行社會責任等方面的探索和實踐,對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至關重要。而百年企業施耐德電氣對可持續發展的實踐,可以用“持之于恒,使命必達”、“行勝于言”以及源于使命、融入戰略和業務、聯動生態圈來形容和總結。[詳情]
7月26日獲悉,由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牽頭編寫的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標準協會歸口管理的IEEE 2030.9-2019《微電網規劃設計推薦性實踐》國際標準獲批發布。[詳情]
7月16日,在由中國能源研究會主辦的“微電網與綜合能源服務專題研討會”上,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微電網是綜合能源最有效的應用形式。同時,專家們紛紛表示,區域內電、氣、熱等多種能源協同優化是綜合能源發展的基礎,“微電網+互聯網”可以實現區域能源互聯網,微電網能夠接納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支持用戶靈活用能與交易行為。[詳情]
作為施耐德電氣智能配電生態的“元老”之一,上海柘中電氣有限公司(下稱“柘中”)不僅親歷了智能配電生態建設進程,也在施耐德電氣的助力下,以成功打造智能配電標桿項目為起點,逐步從傳統向數字化服務模式轉變。[詳情]
日前,遠光軟件公司的戰略客戶蒞臨公司總部調研,黃建元、李美平及區塊鏈應用事業部、大數據事業部、YG-Brain等團隊的技術專家向來訪客戶介紹了遠光軟件在互聯網新技術領域的創新成果,雙方就新技術與行業融合應用,尤其是遠光基于區塊鏈技術的供應鏈金融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討。[詳情]
?當前,國家正在組織開展能源電力“十四五”規劃前期研究工作,有許多事關長遠的重大問題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討。[詳情]
當第四次能源革命浪潮迭起,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節能減排、綠色生產,再次成為全世界共同關注的話題。光熱作為清潔能源之一,也因此受到更多關注,同時由于未來能源供需網絡復雜,可持續、可調峰、儲發一體的光熱發電過程相對簡化,具有無限潛力。[詳情]
施耐德電氣:打造中法綠色制造典范 做中國“綠色制造合作伙伴”
近日,中法工業合作機制聯委會第七次會議暨中法產業圓桌會在重慶舉辦。在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與法國經濟和財政部企業總署署長古爾貝的見證下,施耐德電氣成為中法合作領域首批響應“綠色制造合作伙伴”倡議的企業之一。[詳情]
在新能源特征和分布情況的影響下,新能源在發電的過程中依舊存在不穩定性和間斷性等無法控制的情況,而這樣的電網接入形式必定會對電網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對電能質量的影響較為突出。本研究主要系統地分析新能源發電并網對電網電能質量所產生的影響以及相應的應對措施。[詳情]
李克強:持續推動燃煤電廠和鋼鐵產能超低排放改造 促進工業爐窯全面達標排放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李克強主持召開領導小組會議。[詳情]
今天,世界經濟論壇第13屆新領軍者年會(夏季達沃斯論壇)在中國大連順利閉幕。本屆年會以“領導力4.0:全球化新時代的成功之道”為主題,來自政府、企業、學術和媒體界的1800多位代表圍繞實現技術領導力、保持經濟領導力、提升負責任領導力、培育靈活行業領導力四大議題展開探討,為全球化的新時代分享經驗、貢獻智慧。[詳情]
2019年7月26日,北京市海淀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在北京組織召開了北京中電普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面向智能電網的電力云計算技術北京市工程實驗室”創新能力建設項目驗收會。[詳情]
日前,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關于推廣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智能電網)建設經驗做法》的通知提出,開展先進技術標準應用示范。結合智能電網(首臺、套)新技術產品掛網試點和先進技術標準研制情況,建立先進技術標準應用機制,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標準加快實施,以先進標準引領帶動相關產業升級。[詳情]
27日上午,記者從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獲悉,武漢已全面進入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電力保障的備戰階段,將借力泛在電力物聯網打造智慧保電系統。其中,由我國自主研發的20臺全新AI智能機器人開始代替電力巡檢工人,24小時上崗巡查保電。[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