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水環境的根本法律,新修訂的《水污染防治法》(以下簡稱新水法)將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與原法相比,新水法作出了55處重大修改,涉及河長制、農業農村水污染防治、飲用水保護、環保監測等內容。[詳情]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批準《鋼結構用水性防腐涂料》等691項行業標準(標準編號、名稱、主要內容及實施日期見附件1),其中化工行業標準192項、冶金行業標準13項、有色金屬行業標準30項、建材行業標準13項、機械行業標準212項、制藥裝備行業標準5項、輕工行業標準60項、紡織行業標準80項、包裝行業標準4項、核行業標準2項、電子行業標準17項、通信行業標準63項;批準《大型核電機組汽輪機整鍛低壓轉子鍛件 技術條件》1項機械行業標準修改單(見附件2),予以公布。行業標準修改單自發布之日起實施。[詳情]
日前,工信部發布《印染行業規范條件(2017年版)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稿提出,印染廢水應自行處理或接入集中廢水處理設施,并加強廢水處理及運行中的水質分析和監控,廢水排放實行在線監控,實現穩定達標排放。采用高效節能的固體廢棄物處理工藝,實現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置。[詳情]
為滿足化工裝備行業發展和市場需求,推動化工裝備標準化發展,規范化工裝備行業團體標準的制修訂和管理,根據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委《關于培育和發展團體標準的指導意見》,制定了《中國化工裝備協會團體標準管理辦法》,現予以印發,請有關單位遵照執行。[詳情]
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近日印發《“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了“十三五”節能減排工作的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對全國節能減排工作進行全面部署。 [詳情]
工信部發布了《石化和化學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簡稱“《規劃》”),圍繞經濟發展、結構調整、創新驅動、綠色發展、兩化融合這5個方面確立了未來5年的發展目標。[詳情]
今年年初,工信部發布了《2015年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明確了未來三年專項行動實施的目標、行動和任務。今年2月,工信部成立了由制造、電子信息、通信等多領域專家組成的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工作組。同時,智能制造“十三五”發展規劃作為工信部“十三五”規劃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已經開始著手編制。[詳情]
國家統計局27日發布,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595.2億元,同比下降4.6%,降幅比9月份擴大4.5個百分點。這是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連續第五個月負增長。專家分析認為,當前我國產業結構出現積極變化,但是整體來看,工業增長仍然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企業利潤短期內難以形成筑底企穩態勢。[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