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藥品質量要求的提高,相關裝備的更新也迫在眉睫。為適應醫藥工業發展及政策監管趨嚴的大環境,制藥裝備行業正朝著自動化、智能化、集成化方向轉型升級。[詳情]
近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印發城市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城市名單的通知》,該通知確定了118個醫聯體建設試點城市。此次醫聯體試點城市的公布對于醫藥人來說,效率將大幅提高,同時醫藥產品覆蓋率也將快速提升。[詳情]
日前,國家醫保局召開“4+7集采擴面企業座談會”并下發《關于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試點擴大區域范圍有關工作安排的通知》,要求除“4+7”原試點城市以及確認全省跟進帶量采購的福建省和河北省外,其余各省需統計匯總本地區公立醫療機構等相關藥品2017年和2018年實際采購數據。[詳情]
當前,在帶量采購、新醫改政策深化等背景下,傳統醫藥市場持續受到沖擊,格局有望被重塑。部分藥企開始優化創新研發管線,為公司發展輸入增長動力。對此,筆者列舉了5家研發管線不斷創新的藥企。[詳情]
8月14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7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數據,部分經濟數據增速出現一定程度回落,但整體運行在合理區間,延續平穩發展態勢。[詳情]
8月13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印發城市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城市名單的通知》,確定了118個城市醫聯體建設試點城市,目的是利用三級公立醫院優質資源集中的優勢,通過技術幫扶、人才培養等手段,發揮對基層的技術輻射和帶動作用。[詳情]
8月13日,江西省藥監局發布《關于開展藥品生產風險隱患自查自糾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的通知》。根據通知,江西將在全省開展藥品生產風險隱患自查自糾工作,并建立落實主體責任定期報告制度,自查范圍包括藥品生產企業(含中藥飲片,不含醫用氧生產企業)、中藥提取物生產企業、醫療機構制劑室。[詳情]
在過去的2018年里,我國醫藥行業的內外部環境都發生了諸多變化,隨著醫改進一步深化、采購采購的落地執行,醫藥行業面臨更大的挑戰。在此背景下,醫藥工業的發展狀況及格局直接影響到制藥裝備行業的現狀與未來。制藥裝備行業競爭形勢進一步白熱化,毛利空間不斷壓縮。[詳情]
從對全球醫藥研發貢獻程度看,中國醫藥研發已經從全球醫藥創新第三梯隊跨進第二梯隊的陣營。一方面,眾多跨國藥企正在中國加速研發和上市創新藥,想要分羹中國的醫藥市場紅利和臨床資源紅利。另一方面,伴隨中國一波生物醫藥創新企業涌現而出以及成熟藥企將經營核心轉向創新藥研發,中國藥企也將目標瞄向全球,在全球第一大醫藥市場美國“招兵買馬”,不僅想要迅速補足在醫藥研發創新的人才短板,也在為中國創新藥打入國際市場做準備。[詳情]
微孔過濾膜主要用于樣品分析特別是色譜分析中流動相及樣品的過濾,對保護色譜柱及輸液泵管路系統和進樣閥等不被污染具有良好的作用。目前廣泛應用于無菌液體的生產、超純水制造和空氣過濾;在實驗室中,微孔過濾膜是檢測有形微細雜質的重要工具。[詳情]
近年來,隨著全球醫藥研發支出不斷增長,越來越多的藥企為了降低成本,逐漸將醫藥研發業務外包,醫藥研發外包比例不斷提高,2017年全球CRO市場容量達到430億美元,預計未來幾年仍將保持8%-10%左右的增長速度。[詳情]
日前,甘肅省藥監管理局下發通知,要求落實藥品生產經營企業和醫療機構主體責任,推進“一物一碼、物碼同追”,至2020年底全省范圍內將實現藥品制劑(除中藥飲片)全品種全過程信息化追溯。[詳情]
數據顯示,未來5年,全球CRO+C(D)MO行業仍將保持高速增長,2022年全球醫藥外包行業規模將達1784億美元。醫藥外包市場前景可觀。業內表示,中小型企業開始成為全球醫藥市場創新主力, CRO/CMO龍頭企業業務向上下游延伸,行業未來呈現縱向一體化趨勢,全球醫藥外包行業市場逐漸由歐美發達國家轉移至中、印等發展中國家。[詳情]
制藥工業是國家戰略支柱行業之一,其工業水平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制藥產業真正起步于本世紀初,經歷了從無到有,從使用傳統工藝到大規模運用現代技術的發展歷程。[詳情]
像網購日用品一樣網購藥品,如今,通過手機APP買藥成為新趨勢。不過,記者近期調查發現,在沒有提供醫生開具的處方時,用戶也可以在部分APP買到處方藥;部分APP對處方藥搞“滿減促銷”,鼓勵消費者多買;買藥APP的“在線醫師”和“病友”隨意提供用藥指導……在享受方便快捷的同時,APP買藥也存在許多亂象亟待整治和規范。[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