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業內對西醫能否開中藥問題各有爭議,不過目前,已有地方發文明確,具備相關資格的醫生,可以開具中成藥處方。[詳情]
中藥質量安全是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基礎,也是保障人民健康福祉的必然要求。2015年我國中藥工業(含中藥飲片、中成藥)總產值7866億元,超過醫藥產業規模四分之一。然而受種植方式、生態環境、產業結構、監管體系等因素影響,中藥質量安全狀況不容樂觀。近年發生的“問題銀杏葉”等事件暴露出諸多深層次矛盾,嚴重威脅公眾健康,需要引起高度重視。[詳情]
2019年9月6日,《關于<聯盟地區藥品集中采購文件>(采購文件編號:GY-YD2019-1)修改的通知》發布,“吉非替尼口服常釋劑型250mg”及“培美曲塞注射劑500mg”兩項采購品種的首年約定采購量被大幅調低。[詳情]
現在國家力推藥品一致性評價,提高藥品的質量和療效。數據顯示,截止8月19日,通過和視同通過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品種的受理號達到324個,通過受理號數238個,視同通過86個(以中國上市藥品目錄集為準)。其中289目錄受理號數130個,僅53個品種。[詳情]
日前,上市藥企2019年上半年業績全部披露完畢,其中中國藥集團旗下國藥控股、國藥股份、國藥一致、天壇生物、現代制藥、中國中藥6家上市公司的業績也浮出水面。國藥控股營收突破2000億元;中國中藥、國藥股份、天壇生物營收與凈利潤的增長率均超過10%……近年來國藥集團的營收屢創新高,2016年營收超過3000億元,2018年營收近4000億元。在業績快速增長的同時,其旗下企業未來的戰略布局方向是怎樣的?又能為我們帶來哪些啟示呢?[詳情]
近日,530家新三板醫藥公司披露2019年半年報,根據數據,上半年近半數公司實現了營收與歸屬掛牌公司股東凈利潤同步增長。但同時化學原料藥等企業受大量新政的落地收到一定的影響,業績出現波動。[詳情]
在《中醫藥法》、院內制劑備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等利好政策的助推下,近年來,院內制劑研發與備案等相關話題在業內掀起一波高潮。筆者獲悉,近期浙江、江蘇等地便對院內制劑出臺了新規。[詳情]
近期,有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上市公司整體發放薪酬(當期薪酬=期末應付職工薪酬-期初應付職工薪酬+本期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2萬億元,同比增長11.7%。其中醫藥生物行業平均月薪為1.03萬元,在28個行業中位居第19名。從排名上來看,醫藥生物行業的平均月薪并不算高,但是數據也顯示,其同比變動幅度較大,為11.75%,排名第六名。[詳情]
近日,國家醫療局、人社部聯合發布《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以下簡稱《藥品目錄》)。專家表示,本次目錄調整,不僅有利于從整體上提升醫保藥品目錄的保障能力和水平,提高有限醫保資金的使用效益,而且將促進我國醫藥產業的創新發展,還將更好地滿足廣大參保人的基本用藥需求,減輕廣大參保人員的藥品費用負擔,有效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詳情]
根據國標定義,柔性制造系統是數控加工設備、物料運儲裝置和計算機控制系統等組成的自動化制造系統。它包括多個柔性制造單元,能根據制造任務或生產環境的變化。[詳情]
2019年9月24-26日,2019上海生物發酵展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展會規模達三萬平米,共600家左右參展商,其中有150家國內外品牌發酵裝備生產廠商、300家發酵裝備配套企業。上海發酵展已成為生物發酵全產業生產加工設備、控制系統及相關配套設備一站式服務平臺![詳情]
距7月22日科創板開市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根據統計,截至8月13日,共有151家科創板企業獲受理。值得一提的是,在這151家企業中,不乏一些未盈利的企業,這也是科創板較問世之前A股市場的不同之處,打破了過去以盈利能力為標準的評價體系。另外,以創新藥研發企業為代表的科創類企業被高度關注。[詳情]
近期,煙臺市人力資源市場職業供求狀況顯示,生物醫藥行業人員需求上升。崗位主要集中在醫藥代表、助理研究員、研究員、高級研發管理人員、生產工藝主管、測試工程師等。[詳情]
近年來,隨著中國制造自主創新能力的不斷提升,高端裝備制造開始步入進口替代和快速推廣的階段,未來增長空間大。南方基金權益研究部總經理、南方科技創新主題基金經理茅煒表示,看好高端裝備領域中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四大子領域,它們分別是軌交設備、鋰電池制造設備、航空航天設備、工業激光設備。[詳情]
9月1日,上海陽光醫藥網公布《聯盟地區藥品集中采購文件》,指出第一批帶量采購的25個品種(規)藥品集中帶量采購擴大至25個聯盟省市。聯盟地區包括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25個地區。也就是說,加上先前明確跟進“4+7”的河北和福建,除去港澳臺地區外,集采范圍已經擴至全國,將影響整個藥品行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