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智能門鎖普遍采用的光學或壓感指紋傳感器,Lecoo智能指紋鎖R1采用了目前行業安全系數最高的瑞典FPC活體指紋傳感器。[詳情]
近年來ADAS市場增長迅速,原來這類系統局限于高端市場,而現在正在進入中端市場,與此同時,許多低技術應用在入門級乘用車領域更加常見,經過改進的新型傳感器技術也在為系統布署創造新的機會與策略。[詳情]
近日,Arm首次公開發布了CPU規劃路線圖,展示了未來兩代CPU IP的性能和功耗規劃。[詳情]
激光雷達的工作原理也不難理解,就是發射和接收激光束。在激光雷達的內部,每一組組件都包含一個發射單元與接收單元。那么,目前市場里有哪些主流的激光雷達廠商呢?[詳情]
提起雷達技術,大眾對此并不陌生。傳統的雷達技術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如機載、艦載、基地雷達可以對運動目標進行檢測、成像;在氣象、航管、遙感等領域,我們可以借助雷達傳感器實現氣象預報、交通管制、資源勘查等。但是,由于傳統雷達設備的硬件成本高且體型巨大,因此一直在消費類電子產品中應用較少。[詳情]
量產是衡量一款科技產品是否已成熟并可裝配應用的里程碑式的標志之一。據麥姆斯咨詢報道,行易道科技剛剛在蘇州生產基地成功完成了77GHz車載中程毫米波雷達的小批量量產,并將于9月正式大規模量產[詳情]
車載移動測量系統是指在車載平臺上,集成定位定姿系統、控制系統、測量傳感器(激光雷達、全景相機等)所構成的綜合測量系統,是新型智能測量裝備。[詳情]
BOD 24K光電測距傳感器系列集合了高精度和智能性。用戶可以使用這個系列的產品輕松解決困難的問題。例如,機器人手臂的精確定位或者小部件的質量檢測。[詳情]
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門診監測和家庭診斷需求,研究人員一直在改進柔性混合電子元件(FHE)和數據驅動技術,并將這些技術融入可穿戴設備。他們還在開發彈性接口來連接病人和設備,以改善數據收集并提高數據的準確性[詳情]
針對TeraRanger Evo 600Hz,Terabee提高了數據采樣速率。憑借TeraRanger Tower Evo 600Hz,現在可以實現每顆傳感器固定達到600Hz的讀取速度(4傳感器版本),或者每顆傳感器固定達到320Hz(8傳感器版本)。[詳情]
目前已知的包括蘋果Apple A12/華為麒麟980以及高通驍龍855都是基于7nm工藝,制程工藝似乎成為手機芯片升級換代的一大核心點,那么7nm制程工藝好在哪,對用戶來說有何價值呢?[詳情]
高通驍龍670發布:10nm八核心設計,整體性能接近驍龍710
昨天晚間,高通正式公布了驍龍660的繼任者——驍龍 670,作為驍龍660的升級版,驍龍670將填補驍龍660與驍龍710之間的空白。但是,實際上,驍龍660與驍龍710之間的差距本身就不太大。[詳情]
想必大家都聽過“飛秒激光治近視”這句廣告語,但相信很多人并不了解什么是飛秒激光,同樣的還有納秒激光、皮秒激光,這些奇怪的秒和我們常見的激光有什么不同呢?今天小編帶大家來解讀一下這幾種激光的特點及應用。[詳情]
中國手機廠商OPPO近日表示將在下一代產品中搭載使用TOF技術的后置攝像頭。[詳情]
人們以經典電磁學為理論基礎,把不便于定量檢測和處理的位移、位置、液位、尺寸、流量、速度、振動等物理量轉換為易于定量檢測、便于作信息傳輸與處理的電學量。這就是在生產生活中被廣泛應用的位移傳感器。[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