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鐵”最近火了一段時間,尤其是8月2日在河北秦皇島北戴河區展開首次測試后,轟動了國內外媒體。不過,人民日報社下屬的《環球時報》卻指該項目類似“e租寶”的融資平臺,存在涉及非法集資的現象。[詳情]
德國強調“硬制造”,美國側重“軟服務”,日本突出人工智能 中國如何搶占工業4.0先機
作為先行者,德國逾4成企業已采用工業4.0平臺。德國工業4.0核心是發展制造業的智能生產技術和智能生產模式,實現產品全生命周期和全制造流程的數字化。主要面向三大智能戰略發展方向:“智能工廠”、“智能生產”和“智能物流”[詳情]
在看圖之前,先想一個問題,為什么智能制造和工業4.0是下一個方向?從最早工匠使用工具開始,科技進步的物質形式基本體現在了制造發展的過程,將科技應用到制造的過程最能體現人類理性應用工具和技術等先進手段追求利潤最大化和效率最高的偉大境界[詳情]
歷?屆奧運會不僅是體育健兒們展示的舞臺,也是科技裝備的競技場。盡管槽點滿滿,但至少在科技方面,里約奧運會有不少地方讓人充滿期待。[詳情]
小米從手機起家,到如今的百貨公司,雷軍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這種轉型能走多遠呢?[詳情]
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首席數字官(CDO)Bill Ruh近日宣布,通用電氣將與華為合作,共同開發全新的中國工業物聯網解決方案。[詳情]
在基本完成對世界工業機器人巨頭德國庫卡控股后,美的集團加快機器人產業化項目布局速度。[詳情]
瑞薩電子株式會社近日宣布將退出微波半導體器件業務,未來將集中資源,重點發展化合物產品領域的光電子器件業務,如光電耦合器、激光二極管和光電二極管等。[詳情]
雖然制造自動化是大趨勢,但有些制造商對機器人進行生產工作仍然保持觀望態度。[詳情]
今天華為宣布發布Cloud Open Labs云開放實驗室,實現四地互聯,與行業共同推進“全面云化”,使能數字化轉型。華為方面透露,關于云開放實驗室,至今已經投資了3000萬美元,未來3年將持續投資5000萬美元,構建全面云化轉型的解決方案集成驗證基地。[詳情]
入局VR的巨頭們姿態各有不同,有孤注一擲型的,有真扎實干型的,也有駐足觀望型的。而國內外的VR產業的發展有一點小小的不同,國外巨頭們投資步伐勢不可擋,大量的美金以風險投資的方式流入到VR領域之中。 [詳情]
最近幾年電子商務發展如火如荼,什么B2B、B2C啊,還有諸如O2O啊等等此類的名詞數見不鮮,但作為大多數的普通觀眾來說,依然還是云里霧里、不知所云。[詳情]
2013年,德國在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正式推出名為“工業4.0”的戰略計劃,努力想要實現實體工業生產與虛擬數字世界的無縫對接,并意圖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詳情]
就在剛剛過去的上個周末,家電行業投放了一枚重磅炸彈:長虹全面轉型人工智能領域,并且發布了號稱是世界上第一款人工智能電視,這也標志著中國家電巨頭轉型人工智能的大幕正式開啟。[詳情]
進入下半年以來,國企改革開啟全面加速模式。除集團層面重組步伐加快外,近來發布的《關于推動中央企業結構調整與重組的指導意見》更是將國企改革進程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潮。[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