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本質上告訴你“數字工廠”,“智慧工廠”,“智能制造”的區別
簡單明了的告訴你“數字工廠”,“智慧工廠”,“智能制造”三者之間的差別[詳情]
從現實的角度來看,企業需要與互聯網進行融合擁抱,但不是大規模的轉型升級,而是希望通過一些比較少的互聯網軟件投入和小的智能硬件投入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生產效率,企業愿意為這樣的創業項目買單,這是我們工業園區扶持一些企業服務類(B2B)項目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詳情]
“中國制造2025”強化了對外開放的理念,提倡打破行業間的界限。新一輪產業革命和科技變革是全球性的,帶來的影響也將是全球化的。[詳情]
從2016年到2020年,四川將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使先進制造業成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生產企業電子商務應用率達到60%。到2020年,建成1000家以上智能工廠(車間)。[詳情]
日本的家電制造業還沒有“獲救”,汽車制造業也陷入世界最大規模的召回丑聞。豐田和日產新近再度因高田缺陷氣囊召回650萬輛汽車,這使得“高田氣囊門”的車輛召回總數超過3,000萬輛,也是迄今規模最大的汽車召回案。[詳情]
全篇采訪并沒有什么勁爆內容,庫克沒有談及無人駕駛汽車,也沒有提到無人機送貨服務。不過,他的確提到了一些有趣的內容,包括蘋果花費50億美元修建新總部,并聘用了800名工程師設計iPhone攝像頭。[詳情]
中國石油工廠化智能化,數控“機械手”輕松一揮,相貫線的等離子切割一氣呵成,替代了原來需要由幾名工人協作完成的工作量,且切割精度從原來的1毫米提高到0.2毫米。[詳情]
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正處于多方位轉型期。部分是處于政治精英的意愿,還有一部分轉型動力來自于國際競爭壓力。中國正在轉向高附加值產品生產鏈,從制造業轉向服務業,從投資型(或者說債務型)轉向消費型經濟。[詳情]
在數字化時代,消費者不再是商品的被動接受者,以前那些生硬的廣告再也不能使消費者成為商品的擁躉。他們需要個性化的商品并且喜歡享受快捷、便宜、貼身化的服務,也更愿意分享并且主動參與到商品從創意到誕生的全部流程。[詳情]
在訊飛超腦的產業化應用產品層面,科大訊飛推出了人機交互新產品AIUI,作為本次發布會的重量級產品。[詳情]
在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IT技術是最重要的驅動因素。隨著網絡帶寬的提升、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安全技術、云計算、軟件建模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應用,將企業級、工業級的應用搬到工業云上來解決工業企業的應用需求是可行的。[詳情]
近年來,在傳統制造業市場疲軟、企業轉型升級需求增加的背景下,機器人產業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企業產業化能力和行業配套能力實現不同程度的提升。[詳情]
未來傳統制造企業實現智能化必須做好幾件事,建立以用戶為中心的思維,以此驅動制造生態的變革。建立以智能產品為載體,以開放式的應用大數據的PaaS(Platform-as-a-Service)平臺。最后,打通物聯網和互聯網。[詳情]
12月發布的《〈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2015版)》,明確將工業機器人作為重點發展對象之一,要求圍繞汽車、機械、電子、危險品制造、國防軍工、化工、輕工等工業機器人,積極研發新產品,促進機器人標準化、模塊化發展,擴大市場應用。[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