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河鋼集團自主研發的國內最大直徑100mm彈簧鋼順利交付華北知名高端裝備制造企業,成功替代進口。經檢驗,產品各項關鍵指標均優于進口材料,獲客戶高度認可。[詳情]
10月14日,由鞍鋼集團攀鋼集團西昌鋼釩有限公司、星云智聯、北京科技大學、阿里云聯合參與的攀鋼“鋼鐵大腦”二期項目正式啟動建設。[詳情]
三菱重工(MHI)集團的兩家公司與法國公司Stanley Robotics達成了一項協議,三家公司將合作研發日本首個先進自動駕駛搬運機器人服務,以實現自動代客泊車服務以及整車自動駕駛運輸。Stanley Robotics是一家已獲創投資金支持的初創公司,在自動駕駛搬運機器人中推出了全球首個自動代客泊車系統,目前該系統已經在法國和英國的機場中運行。[詳情]
11月1日,華北油田所屬蘇橋儲氣庫群、京58儲氣庫群全部完成注氣,注氣量超過15億立方米,同比增加13%,刷新歷史紀錄,為冬季保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詳情]
最近歐洲和亞洲的能源危機再次凸顯了天然氣和液化天然氣的重要性。[詳情]
首個車載激光雷達國家標準即將推出,禾賽、百度等領先企業牽頭起草
10月12日,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電子與電磁兼容分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電子分標委”)組織召開了《車載激光雷達性能要求及試驗方法》標準起草組成立會,來自全球汽車主機廠、激光雷達公司及技術機構的五十余位專家參加了此次會議。會議初步確立了車載激光雷達的標準體系構成和標準研制工作的計劃與分工。[詳情]
為發揮警示作用,切實推動問題整改,近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對第五批5個典型案例進行集中公開通報,涉及“兩高”、陶瓷等行業盲目發展、未批先建問題突出、監督管理管理缺失等。[詳情]
10月27日,恩捷股份發布公告稱,將與玉溪市政府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約定雙方共同合作,通過對玉溪市內的鋰、鎳等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共同在玉溪市引入包括但不限于電池正、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等電池材料和電池生產企業,于3至5年內在玉溪建設以動力電池、儲能電池、消費電池制造為主的新能源電池全產業鏈產業體系,打造國內一流鋰電池產業基地。[詳情]
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素以“煤炭之鄉”著稱于世。2020年10月30日,山西省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迎來高光時刻,晉能控股集團掛牌成立,企業融合發展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詳情]
10月25日,廣西橫州260萬千瓦風光儲一體化大型基地示范項目開工,項目總投資約128億元,是廣西2021年單體最大的一體化項目。[詳情]
著眼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服務保障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圍繞加快國家“三基地一通道”建設,我區補齊能源基礎設施短板弱項,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推動全區能源結構進一步優化,能源供應保障能力不斷增強。[詳情]
國家電網:加快推進電網數字化轉型升級 積極打造能源互聯網產業生態圈
10月25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黨組召開會議,傳達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再學習、再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辛保安主持會議并講話。公司黨組副書記羅乾宜,公司黨組成員、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公司紀檢監察組組長黃德安,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龐驍剛、陳國平出席會議。[詳情]
為貫徹落實《排污許可管理條例》,規范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管理,督促排污單位落實治污主體責任,我局對本市排污許可管理的有關規定進行優化調整,制定了《上海市排污許可管理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詳情]
日前,國務院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為實現碳達峰奠定堅實基礎。[詳情]
安徽2.117GW光伏+煤電改造名單:陽光新能源、中廣核、國家電投、通威、國家能源集團等領銜
10月21日,安徽省能源局下發《2021年光伏發電項目并網規模競爭性配置(第一批次)中選公告》及《2021年煤電靈活性改造新增并網規模競爭性配置》,規模總計為2.117GW。[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