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智能傳感 創智造泰達——第六屆世界智能大會智能制造高峰論壇見云端!
“HI,大家好,我是泰小達,我來自中國天津美麗的濱城,接下來由我帶領大家開啟一段智能制造盛宴之旅。有請我的搭檔主持人張麗君女士。”虛擬主持人泰小達與天津電視臺主持人張麗君互動開場,將虛擬與現實融為一體。元宇宙、智能傳感交互、云端虛擬演播廳,新技術、新應用不斷在智能制造高峰論壇呈現。[詳情]
廠房內不再是燈火通明,機器在閃爍的綠燈中運行,從自動上料、零件加工、智能補正、自動檢測到產品下線,整個生產流程全部無人化操作。這是記者近日在富士康工業互聯網(工業富聯)深圳園區看到的一幕。[詳情]
6月9日消息,上海市2022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人工智能科技支撐專項項目發布,共5大方向,了解到方向5為智能網聯汽車操作系統基礎技術研究,研究目標是推動智能網聯汽車操作系統研發,為自動駕駛研究提供基礎軟硬件支撐環境,培育自動駕駛技術創新生態。[詳情]
近日,國際能源署(IEA)發布《全球電動汽車展望》報告稱,2021年,全球純電和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總銷量達到660萬輛,同比翻倍。在全球各國強力的政策支持以及汽車企業不斷推出的新車型帶動下,今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預期將維持高速增長態勢。[詳情]
在18日舉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上海海關副關長柳波宣布,上海海關將為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汽車制造等重點產業開通全產業鏈“綠色通道”,將相關便利化措施的惠及范圍從重點企業擴大至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商品覆蓋面從制成品擴大至原材料、中間品及相關制造設備。[詳情]
傳感器作為連接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橋梁,一般包含傳感單元、計算單元和接口單元。傳感單元負責信號采集;計算單元則根據嵌入式軟件算法,對傳感單元輸入的電信號進行處理,以輸出具有物理意義的測量信息;最后通過接口單元與其他裝臵進行通信。根據具體應用場景的不同需要,傳感器還可集成其他零部件,不斷延伸傳統傳感器的功能。[詳情]
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人5月17日在“2022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大會上宣布,我國目前已建成5G基站近160萬個,成為全球首個基于獨立組網模式規模建設5G網絡的國家。[詳情]
期,由科遠智慧承建的“廣東華廈陽西電廠SIS系統”項目成功投運。該項目實現了對現有6臺機組的廠級監控全覆蓋,其中#5、#6機組為全球首臺(套)1240兆瓦高效超超臨界火力發電機組,是目前全球單軸全速單機容量最大的火電機組。[詳情]
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經濟輻射范圍與影響程度日新月異,制造業發展更趨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建材行業作為國民經濟建設、重大工程設施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基礎支撐,面對日益嚴峻的資源環境約束,亟需實現更高質量、高效能、高環保的智造轉型。通過智能制造技術創新行動,形成一批系統解決方案,也是《建材工業智能制造數字轉型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出的重點任務之一。[詳情]
據法新社報道,當地時間5月2日,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報告稱,由于供應鏈瓶頸持續惡化,美國制造業在4月的增長速度放緩。[詳情]
《巴黎協定》簽訂以來,全球越來越多的國家做出碳中和承諾。根據英國能源與氣候智庫統計,截至2021年12月,全球已有136個國家和地區承諾碳中和。[詳情]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黨組召開會議強調,要深刻把握新的時代條件下資本特性和行為規律,更好履行市場監管職責,依法規范和引導資本健康發展。[詳情]
據LMC Automotive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2022年3月全球輕型車銷量同比下降了14%至720萬輛。美國市場繼續面臨庫存緊張和車輛交易價格高企。盡管受到疫情封鎖措施以及全球市場前景惡化的影響,中國市場銷量仍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堅挺。[詳情]
近日有消息稱,受國際形勢影響,俄羅斯政府正在擬定一項新的半導體計劃,以發展本土半導體產業。根據計劃,在未來8年內,俄羅斯政府將對半導體產業投入大約3.19萬億盧布(約合384.3億美元,計劃出臺當日匯率,下同),希望在2022年年底提高90nm芯片生產制造的能力,到2030年實現28nm芯片的生產制造。[詳情]
據Mobile World Live報道,歐盟委員會(EC)最終就其旗艦的《數字服務法案》(DSA)達成政治協議,這將迫使包括谷歌和Meta Platforms在內的全球數字服務提供商更好地控制其平臺上的內容,否則將面臨巨額罰款。[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