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子曰“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如今此番話形容城市停車問題再貼切不過。尤其在擁堵異常的大城市里,停車難更是困擾城市交通發展的一個重大障礙。[詳情]
我國仍處于工業化進程中,資金、人才相對缺乏的制造板塊上市企業中,其生產能力與先進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盡管有一定的自主創新能力,但關鍵核心技術與高端裝備對外依存度還是較高。[詳情]
隨著工業機器人發展的深度和廣度以及機器人智能水平的提高,工業機器人已在眾多領域得到了應用,除了汽車行業,在電子、食品加工、非金屬加工和日用消費品等行業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增長快速。[詳情]
日前,總投資18億元人民幣、占地約294畝的中電熊貓電子裝備制造產業園,在南京開發區順利投產。[詳情]
博實股份1月4日晚間公告,公司研制的(高溫)爐前作業機器人在新疆中泰礦冶有限公司電石生產示范應用中取得成功。[詳情]
工業機器人是企業技改的利器。目前中國已經成為應用工業機器人程度最高的國家,工業機器人數量占全球總數的56%,超越日本、美國和韓國。但中國萬人工業機器人擁有量僅為23臺,不及國際平均水平的一半。與發達國家應用水平的巨大差距,意味著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發展潛力巨大。[詳情]
近日從廣東新合鋁業有限公司獲悉,新合鋁業新興工廠一期通過自動化生產線投入,占地700畝僅需600多人,年產就可達16萬噸,相當于一家千人工廠的生產規模。[詳情]
2015年世界科技發展回顧:先進制造 2015已經過去,我們總是在回顧國內這一年獲得的科技成果,現在就來看看世界上典型發達國家這一年里,對于先進制造方面又有哪些作為。[詳情]
“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異曲同工。德國目前正在通過實施“工業4.0”進入下一個創新階段。本質上講,“工業4.0”是將生產自動化的現實世界與信息技術的虛擬世界相結合。[詳情]
盤點2015,“智能制造”格外搶眼。美國工業互聯網、德國工業4.0、“中國制造2025”核心都聚焦在“智能制造”。[詳情]
我們現在正處在“十二五”未期,每個企業都在緊鑼密鼓地制定“十三五”戰略規劃,明確未來企業的發展愿景、使命、長期和短期目標及確定實現這些目標的一系列職能戰略。[詳情]
互聯網、互聯網 時代的到來,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社會的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一般來說,互聯網時代最為推崇的是創新、創造思維,用創新精神激發人的創造活力,為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動力。[詳情]
中國制造2025,在2015年許下了一個跨越十年的承諾。《中國制造2025》描畫出制造強國第一個十年的路線圖。[詳情]
工業4.0是全球工業發展的趨勢所向,目標只有一個,但是道路可能不同。德國、美國、中國三個各不相同的國家,是如何走向工業4.0的呢?[詳情]
企業紛紛進軍智能汽車領域,看中的是其巨大的市場前景。易觀智庫此前預計,中國智能汽車的市場規模將超過1500億元。如果考慮到龐大的汽車售后服務,市場規模則有望突破萬億[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