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特斯聯發布全新極特·元啟AI能效尋優模型,通過動態解析環境參數與設備狀態,在確保供冷供熱品質的前提下,實時優化風機頻率、水泵頻率和出水溫度等,從而實現風機冷機等設備的整體功率優化。該模型廣泛適用于超算、智算中心、半導體先進制造等高耗能場景,可降低制冷系統綜合能耗約30%,推動能源管理從“單點優化”向“全域智能”升級。[詳情]
城市餐廚垃圾的高效管理與資源化利用是推動循環經濟產業與實現“雙碳”目標的核心議題。我國餐廚垃圾年產生量逐年增加,而當前餐廚垃圾的處理能力與實際產生量之間尚存在較大差距,非法收運、技術瓶頸與資源化管理效率低等問題依然突出,餐廚垃圾的處理仍面臨諸多的挑戰。[詳情]
3D Architech 創始人 Kai Narita 博士在接受專訪時,分享了其從學術研究走向產業落地的技術路徑,以及他們如何通過這一創新平臺切入數據中心冷卻、綠色能源和高精制造等高附加值領域。[詳情]
截至2024年年底,全市已集聚“大數據+”相關企業146家,年產值突破340.9億元,同比增長10.03%。其中,數據標注在省內具備先發優勢,也是未來宿遷數據產業發展的重要突破口。[詳情]
在煙臺市工傷預防警示教育培訓基地的“物體打擊體驗區”,來自山東黃金集團的一線礦工們正通過VR設備和模擬裝置,“親歷”各類工傷場景。[詳情]
4月18日,中國聯通與天合光能聯合主辦的“三江源綠電智算融合示范微電網項目全容量并網儀式”在三江源綠電智算融合示范園四期舉行。[詳情]
近日,庫卡(KUKA)宣布推出的iiQKA.OS2機器人操作系統,iiQKA.OS2是一款全新的、支持人工智能且基于網絡的機器人操作系統,旨在簡化工業自動化流程。[詳情]
澳大利亞科研團隊已研發全球首個針對分娩緊急場景的VR培訓系統
近日,澳大利亞伊迪斯科文大學宣布成功研發全球首個針對分娩緊急場景的 VR 培訓系統"NEONATE",該系統依托 VR 技術,構建出高度仿真的分娩危機場景,為醫護培訓帶來革命性變革。 ?[詳情]
4月18日,國新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25年一季度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記者從會上獲悉,當前,我國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已實現41個工業大類全覆蓋,去年核心產業規模超1.5萬億元,帶動經濟增長近3.5萬億元,為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了重要支撐。[詳情]
南京“5G+工業互聯網”率先升級,目標2027年核心產業規模達3500億元
4月16日,南京市“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試點城市推進會成功召開,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一級巡視員王鵬,江蘇省通信管理局黨組成員、紀檢組長、二級巡視員劉寶,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鄭曉明共同啟動了“南京市推進‘5G+工業互聯網’升級發展”儀式,標志著南京市正式開啟“5G+工業互聯網”發展新階段。[詳情]
《重慶市未來豬場建設指南》提到推動養殖智慧化。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如何幫助豬場實現數字化管控。[詳情]
乘“數”而上,贛榆區將繼續深化數據資產化的探索,以開發運營數據資產為核心,匯聚更多區域企業數據資源,實現數字經濟與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深度融合,努力建設具有區域影響力的數字經濟創新發展高地。[詳情]
像衍科技領跑邊緣計算!云邊協同與AIGC融合創新,重塑產業智能化路徑
在2025年度中國邊緣計算領域的重要時刻,一份備受矚目的榜單揭曉,像衍科技憑借其在云邊協同與AIGC融合領域的卓越貢獻榮登20強之列。這家企業憑借其獨特的技術創新與行業實踐,正引領一場產業智能化轉型的深刻變革。[詳情]
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算力網絡核心載體由“云計算”向“云智算”升級成大勢所趨
隨著AI的“規模效應”持續深化,算力的“回彈效應”加速顯現,以及連接的“加速效應”不斷拓展,“由云向智”成為大勢所趨。[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