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HTE2019第十三屆上海國際工業裝配及傳輸技術展覽會于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來自世界各地的500家企業匯聚一堂,共赴這場智能自動化與裝配的國際盛會。同期中國控制工程網在中心內舉辦了主題為“創新驅動,數字升級----5G時代的智能工廠“研討會,格創東智王錦博士受邀出席,并發表了《賦能數字化轉型,讓工業更智慧》的主題演講。[詳情]
4臺天機TR8、4臺天機SCARA機器人無人工全自動流水線,整條生產線實現了金屬部件拋光、琴身、琴弦組裝,再分解重新制作的循環運作流程。[詳情]
訪談實錄 | 仙知機器人如何“調控全場” 助力汽車“智”造?
仙知重點展示了為汽車制造行業打造的智能產線物流解決方案,解決汽車制造自動化、柔性化生產,工作站自動銜接等需求。[詳情]
受到智能制造發展浪潮的影響,使得工廠企業多將發展的目標轉移到數字化工廠建設之上,因為它的建立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助于生產制造的各個環節,但我國制造行業的精益化和自動化水平還遠落后于先進國家,所以也就導致實施難度大。[詳情]
科技“大伽”紛紛進軍教育機器人 業內人士稱該行業或將面臨“洗牌”
明明可以靠無人機吃飯的大疆創新,以及明明可以靠視覺識別吃飯的商湯科技,最近都開始進入一個新領域:教育機器人。[詳情]
對于美的、格力、碧桂園、哇哈哈、富士康等行業龍頭而言,在其自身的存量市場難以突破的情況下,紛紛進攻機器人增量市場,以尋求快速突進。 這些行業龍頭的跨界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一方面為了推動自身傳統業務的提效增速,為行業升級而跨界;另一方面都是在開拓自身的多元化業務,為搶占新的發展高地而跨界。[詳情]
工業物聯網平臺in.Grid | 數字化技術正在重新定義智能工廠
在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浪潮中,廠商們正在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將生產生效益水平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物聯網將會連接工廠里的一切,包括人、設備、機器人和產品等等,通過機器學習進行大數據分析,預測可能發生的問題,并最終獲得決策參考,并知曉如何提高生產效率。[詳情]
日本調查公司富士經濟發布預測稱,到2025年,工廠等使用的制造業機器人的全球市場規模將擴大至2018年的2.5倍,達到2.8675萬億日元。[詳情]
對于美的、格力、碧桂園、哇哈哈、富士康等行業龍頭而言,在其自身的存量市場難以突破的情況下,紛紛進攻機器人增量市場,以尋求快速突進。[詳情]
目前,節卡機器人產品線主要為6軸小助系列協作機器人(JAKA Zu),包括3Kg、7Kg和12Kg三個規格。[詳情]
KUKA 小講堂— KR C4 機器人與 LBR iiwa 機器人的區別
現場應用日漸趨向全自動智能化,對人機協作的需求更加旺盛,KUKA LBR iiwa 機器人的身影。也出現在各種適用場合[詳情]
艾默生自動化助力全球最大化學品制造商BASF提高運營效率和網絡安全[詳情]
7月2日報道臺媒稱,大陸工業機器人產業市場規模已逾千億元(人民幣,下同),從市場規模來看,產業在下游系統集成和中游的機體制造規模相對較大,而上游機器人核心零組件只有百億元規模,核心技術仍掌握在歐美日等國際廠商手中。[詳情]
進軍工業機器人核心零部件領域 哈工智能旗下子公司江蘇寶控新生產基地落地
江蘇哈工智能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哈工智能”,股票代碼:000584.SZ)旗下子公司——江蘇寶控精密傳動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江蘇寶控”)的新生產基地于江蘇省東臺市落成。鹽城市委書記戴源,東臺市市委書記陳衛紅,東臺市市長王旭東一行120余人走訪參觀了該生產基地,并聽取了江蘇寶控高管關于公司經營發展情況的報告。[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