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青島星華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智能裝備及軟件控制技術產業化基地項目正式奠基。[詳情]
數字化工廠作為產品設計與制造的媒介逐漸成為一種新型的生產組織方式,它立足于產品整個周期的相關數據,以真實數據為依托,在虛擬環境中對生產全過程進行仿真、優化及重構。[詳情]
2018年1月份,中國進口工業機器人超過5100臺,低于2017年月度平均水平7000臺,隨著安川、庫卡在我國國內工廠逐漸開工及產能擴大,未來我國進口工業機器人的數量或將減少。[詳情]
2017年,伴隨著3C行業機器換人的快速發展,輕工業機器人,尤其是協作機器人呈現高速增長態勢。據GGII數據統計,2016年中國市場協作機器人銷量2300臺,同比增長109.09%,GGII預計2017年中國協作機器人市場需求仍將高速增長,銷量有望突破4000臺。[詳情]
自動化立體倉庫,是物流倉儲中出現的新概念。利用立體倉庫設備可實現倉庫高層合理化,存取自動化,操作簡便化;自動化立體倉庫,是當前技術水平較高的形式。[詳情]
近日,現代重工正式宣布成功開發雙曲面彎板加工機器人系統,用自己在工業機器人行業的巨大優勢打造“智能船廠”。現代重工蔚山船廠近期完成了為期一年的機器人系統測試。[詳情]
要說最近咱沈陽哪家企業最火?答案肯定是:新松!2月25日晚,平昌冬奧會閉幕式上,萬眾期待的“北京八分鐘”以高科技元素驚艷全世界,由沈陽新松研制的舞臺移動機器人閃亮登場,又一次讓咱們大沈陽在國際上“揚眉吐氣”。[詳情]
2017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達到131079臺,同比增長81%。13萬臺,約占全球產量的1/3。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一路小跑”的發展勢頭,也從一個側面證明——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步伐在持續加快。[詳情]
數字化技術促使商業模式發生轉變。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的研究顯示,2025年前,數字化每年將創造4萬億至11萬億美元的價值。[詳情]
“經過1年多建設,數字化閥門制造工廠即將完工投用。” 新春開工首日,記者走進伯特利閥門集團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副總經理金克雨一邊與技術人員一起在調試聯網設備,一邊高興地介紹說,利用設備物聯網DNC系統實現車間生產設備進行聯網通訊及管理,一個工業物聯網下月正式上線。[詳情]
服務機器人是一種有別于傳統工業機器人,服務于人類衣、食、住、行、金融、消費、娛樂等具體生活場景,使人類生活更加便利、安全的一類機器人的統稱。[詳情]
1個裁剪系統,4個智能化的縫制生產系統,4個包裝系統,"1/6"分揀系統,阿迪中國服裝代工廠要在美國開智能工廠,全部使用縫紉機器人,27個員工年產400萬件![詳情]
目前工業4.0的熱潮日漸增強,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3D打印、物聯網、云計算等前沿技術的突破發展,工業機器人也將更好的集成到工廠自動化的系統網絡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