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經人類常見的工作,也可以用機器人來代替了,沒錯,那就是烹飪。現在已經有機器人可以自動制作漢堡和披薩這兩種廣受歡迎的食物。 [詳情]
精確度的確定要有標準,如果你想校準氣體傳感器,你需要找到一個用來校準它們的標準。而不是在手中的氣體傳感器上不停的做文章,Davide找不到各種濃度的標準測試氣體,所以他避重就輕:先在傳感器的Datasheet上找到傳感器的理想狀態曲線,并以此作為標準進行校正。 [詳情]
深度解析《Science》發表哈佛團隊“水上漂”機器人,居然源于哈工大
兩年前,南韓首爾大學和美國哈佛大學魏斯仿生工程研究院,在大名鼎鼎的《Science》上發表了一篇文章,他們深入透徹的研究了水黽的運動機理,研究了一款可以在水上行走,跳躍的仿生機器人。 [詳情]
到了2025年左右時,我們可以用3D技術一次打印出6米長的游艇,之前制造45米長的超級游艇要2年或者3年,未來可能只要90天。 [詳情]
土壤本身是個高度不均勻的介質,采樣誤差遠遠大于分析誤差。土壤污染研究中的采樣問題可能成為時下土壤檢測行業的瓶頸。為此我們有必要說說土壤采樣如何減少誤差這一問題。 [詳情]
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的周欣研究組在自主研發的超極化129Xe磁共振的儀器上,設計合成了硫醇響應的129Xe磁共振/熒光雙模態超靈敏分子探針,并以二硫鍵為硫醇的響應位點,實現了硫醇皮摩爾(10-10 M)量級的磁共振檢測靈敏度。 [詳情]
最初只是作為方便手機解鎖功能的元器件——指紋識別傳感器,如今在智能手機移動支付業務的帶動下,已經變成要為移動支付把關的重要安全元素。據業內人士分析,目前的指紋識別市場,大多來自于OEM廠對全玻璃設計與防水功能的需求。 [詳情]
最近,香港理工大學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了一種嶄新的納米復合材料傳感器,可直接噴涂于平坦或彎曲的工程結構,如火車路軌和飛機結構。 [詳情]
創意無極限,儀表大發明。今天為大家介紹一項國家發明授權專利——自充電式電磁流量計。該專利由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申請,并于2017年7月11日獲得授權公告。 [詳情]
風電機組出力波動和負荷變化還會引起系統供電充裕性不足。這是由于大規模風電的并網,使得系統中傳統發電機組的出力靜態特性發生變化,導致系統供電不足。 [詳情]
所謂黑啟動,是指整個系統因故障停運后,系統全部停電(不排除孤立小電網仍維持運行),處于全“黑”狀態,不依賴別的網絡幫助,通過系統中具有自啟動能力的發電機組啟動,帶動無自啟動能力的發電機組,逐漸擴大系統恢復范圍,最終實現整個系統的恢復。 [詳情]
PCB又被稱為印刷電路板,它可以實現電子元器件間的線路連接和功能實現,也是電源電路設計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今天就將以本文來介紹PCB板布局布線的基本規則。 [詳情]
在低溫特性方面,磷酸鐵鋰材料電池的低溫性能要劣于三元材料電池,充電倍率特性要優于三元材料電池;但是,動力電池由單體組成模塊后,能量密度損失較大;GB/T標準缺少高倍率循環對電池容量衰減的考核,這一點還需要進一步完善。 [詳情]
首先簡單的概括下48系統,是在12V系統的基礎上進行結構拓展,保留傳統的12V電路,額外增加獨立的48V電路。一般來說,12V電路用來處理例如照明、點火、音響系統等傳統負載,48V系統用來處理空調系統、制動能量回收系統、主動懸架等底盤系統。 [詳情]
汽車蓄電池生產過程中一般采用可控硅構成的三相橋式整流裝置作為化成設備,但這些設備對電網造成了大功率電力電子非線性負載,從而引發電網產生大量的諧波污染。諧波問題對充電行業諧波危害更為直接。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