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作為人類的化身,可以穿越崎嶇的地形、進入狹小的空間,可以移動物體、到達高處,完成臨時爆炸裝置響應等許多任務。伴隨太空時代的來臨,仿真人形機器人在太空領域的作用逐步受到重視,各國開始研發人形太空機器人。[詳情]
昆士蘭州政府今天宣布,作為社區電池試驗的一部分,計劃在全州各地區安裝5個大型網絡連接電池。這些電池的總容量為40兆瓦時,將安裝在湯斯維爾(Townsville)、葉蓬(Yeppoon)、班達伯格(Bundaberg)、赫維灣(Hervey Bay)和圖文巴(Toowoomba)的變電站。[詳情]
眾所周知,臺積電之所以在半導體(芯片)代工市場獲得全球幾乎一半的份額,極大的因素就是在半導體制造中的制程方面技術優秀,目前在7nm、5nm方面已經領先全球,3nm制程的研發和量產也日益臨近。[詳情]
3月25日,汽車行業迎來了一場頗受矚目的科技盛事——恒馳汽車智能網聯發布會。恒大汽車研發團隊向世人公布了恒馳汽車在智能網聯方面的科技成果,包括智能座艙、超算力平臺、智能生態圈等。[詳情]
3月26日,紅杉中國于上海成功舉辦了第二屆紅杉全球醫療健康產業峰會。依托“Sequoia Health”這一峰會IP,9小時,40余位全球頂級醫院專家、新藥研發者、前沿科學家、企業家共同就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科技戰疫、醫學診療創新方式以及數字醫療的演進等話題進行探討,分享全球最尖端的科學技術,嘗試為醫療健康創新的未來十年勾畫脈絡。[詳情]
新品上市丨MicroScan3安全掃描儀系列再添強援!EtherCAT® FSoE版正式發布!
MicroScan3安全掃描儀系列再添強援!EtherCAT? FSoE版正式發布![詳情]
軟件,正在成為改變世界的力量。我們生活在軟件世界里,通過軟件購物、社交、游戲、理財以及工作。[詳情]
2020年是歷史上全球風力發電產業最佳的一年,新裝機容量達到93吉瓦,同比增長53%。但全球風能委員會(GWEC,Global Wind Energy Council)發布的一份新報告警告說,這一增長速度不足以確保到2050年實現全球凈零排放目標。根據GWEC的《2021年全球風能報告》(GWEC的第16份年度旗艦報告),全球需要在未來十年內以三倍速度安裝風力發電設施,以確保如期實現凈零排放目標和避免氣候變化造成最嚴重的影響。[詳情]
佐治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利用5G移動網絡容量過剩的新方法。新技術將5G網絡變成了一個無線電網,能夠在空中為目前需要電池運行的小型物聯網(IoT)設備供電。在許多這些小型設備中,電池阻止了設備的小型化,使其規模更小。[詳情]
NAND Flash Memory Introduction保障物聯網OTA固件安全 華邦與合作伙伴推出云到端解決方案。[詳情]
3月24日,資本邦了解到,Canalys(科納仕咨詢)近日發布研究報告顯示,在2020年全年,全球純電動汽車銷量同比增長39%,銷量增長至310萬輛。[詳情]
據倍特藥業官網顯示,自2018年11月國家醫保局啟動國家集中采購以來,公司積極響應政策號召,主動參與集采項目。[詳情]
3月23日,優刻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優刻得)與云智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云智慧)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整合各自技術、資源優勢,聯合推出行業解決方案,聚焦運營商、工業互聯網及政府等行業的數字化轉型。[詳情]
3月22日,日本工業機器人巨頭發那科(FANUC)將投資約15.6億元在上海擴建工廠,這筆投資將是該公司在中國的最大單筆投資,擴建之后的工廠面積將達到原來的5倍。[詳情]
「智能協作機器人」新場景應用!為多接縫受限空間隧道進行安全監測
當前,隧道工程在鐵路、公路、城市軌道交通以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隧道規模日趨龐大且發展迅速。隧道工程設計使用年限通常為100年,與短短幾年工程建設期相比,運營期更為漫長,期間為保障運營期間隧道結構的安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以南京某隧道為例,其日常管養的土建工程直接工程費用高達近800萬元/年,如若加上由此產生的其他費用,這個數字高達近1200萬元/年。[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