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近5.4萬億美元,居世界第二位;同比增長9.6%,增速位于全球第一。當天多部門負責人齊發聲,釋放下一步加快數字經濟發展的政策信號,包括加強核心技術攻關,加快高端芯片、關鍵基礎軟件等領域研發突破和迭代應用,布局綠色智能的數據與計算設施,大力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等。[詳情]
兩個募投項目均以“智能制造”為核心,圍繞公司優勢主業進行發展。“年產300萬套高性能全鋼子午線輪胎智能制造”項目全部聚焦于生產全鋼子午線輪胎,將通過智能生產設備、智能檢測設備和智能物流設備建設,利用大數據、5G連接和工業制造的深度融合,打造基于工業物聯網的智能生產線。項目達產后預計產生年銷售收入296604.00萬元,稅前內部收益率為15.42%,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詳情]
近日,宣城市城市大腦正式上線試運行,全省16個市已經全部啟動“城市大腦”建設,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成效明顯。未來,全省還將推動形成以合肥為核心的數據中心格局;支持一批成長性好、帶動能力強的數字經濟企業,加快發展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行業龍頭企業。[詳情]
近日,山東省政府印發了《山東省“十四五”數字強省建設規劃》,同時印發了《關于貫徹落實〈規劃〉的實施方案》。[詳情]
浙江發布《浙江省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十四五”規劃(征求意見稿)》[詳情]
自5月2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山西召開采礦行業“5G+工業互聯網”現場工作會以來,采礦企業與基礎電信企業積極合作,加快推進“5G+工業互聯網”賦能采礦業轉型升級,促進提質降本增效,保障安全生產。全國采礦業“5G+工業互聯網”建設明顯提速。[詳情]
7月18日,深圳市首批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完成。來自深圳市的38名考生參加本次認定,其中三級(高級工)30人,四級(中級工)8人,均來自于智能制造、自動化、機器人企業或相關職業的工程技術人員。[詳情]
7月13日,“百年華誕再出發——全國重點媒體走進贛州”采訪團來到了“中國實木家具之都”贛州南康,近距離了解南康傳統家具產業“制造”是如何向現代家居產業“智造”轉變的。[詳情]
連續11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國地位,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建成具有行業和區域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超過100家,“天問”“神舟”“奮斗者”號等國之重器不斷實現突破……百年艱苦奮斗,我國從一個落后的農業大國躍升為制造業大國,并在向制造業強國邁進。[詳情]
蘭州高新區:大力發展生物醫藥首位產業 著重打造新材料、智能制造和數字經濟集群
7月5日,蘭州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主任孫裕在接受市屬新聞媒體采訪時表示,在專題片中看到了合肥、無錫、蘇州、濟南等城市發展的思路,這幾座城市都有非常聚焦的產業,且都在創新驅動和高質量發展道路上有非常鮮明的特色,各自找到了差異化競爭優勢,取得的超常規飛速發展對蘭州下一步社會發展會有很大的啟發。[詳情]
近日,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與省財政廳聯合發布通知,在我省開展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專項資金項目組織工作。該項工作是為貫徹落實我省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三年規劃,根據我省創新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展開的。[詳情]
7月1日,天津政務網公布《天津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根據規劃,到2025年,天津將基本建成研發制造能力強大、產業價值鏈高端、輻射帶動作用顯著的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詳情]
據悉,望城區5G﹢工業互聯網平臺由湖南聯通聯合望城經開區政府打造。平臺貫穿園區工業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等制造環節,聚焦信息化補課、數字化提升、智能化突破,為各小、中、大型企業提供深度的數字化轉型支撐。[詳情]
6月29日,百度智能云“AI+工業互聯網”蘇州產業基地落戶簽約儀式在江蘇省蘇州市常熟市舉行。活動現場,常熟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簡稱:常熟高新區)與百度、蘇州蘭德集團共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三方將共同建設長三角首個“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項目,落地“一基地、兩平臺、三中心”。蘇州市副市長沈覓、蘇州市工信局局長萬利,常熟市委書記周勤第、常熟市委常委、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王建國、常熟市副市長陳國棟,百度副總裁李碩,及蘇州蘭德集團董事長葉鋒等出席活動并見證簽約儀式。[詳情]
6月28日,由中國中車承擔研制的我國首列中國標準地鐵列車在鄭州下線,標志著我國在地鐵車輛技術領域取得重大創新突破。[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