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長寧區舉行“數字長寧·智在必行”城市數字化轉型推進大會,發布《長寧區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2021-2023)》。未來三年,長寧區將重點實施“3區、3帶、20個數字專項”的“3320”數字戰略,為 “數字長寧”開創新局。會上還發布了長寧區數字化轉型 “試點清單”、“載體清單”和“場景清單”。[詳情]
9月11日,科技部發函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復同意支持安徽省建設合蕪蚌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詳情]
近幾年工業互聯網發展迅猛,產業界熱情高漲。對此,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長趙志國在國新辦發布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時指出,工業互聯網是一種新型基礎設施,同時也是一種應用模式,更重要的是一個工業生態。所以,工業互聯網在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方面也提供了一個有效的實現途徑,對支撐制造強國建設,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詳情]
30年前,武漢經開區在沌口一片黃土崗上破土動工,從“一個項目”到“一座城”,成長為武漢經濟建設的主戰場、汽車工業的頂梁柱,綜合實力位居國家級經開區前列。[詳情]
在“碳達峰、碳中和”和“數字中國”的背景下,“綠色化、數字化、智能化”成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今年以來,九江市緊扣“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不斷創新、積極探索、主動示范,以制造先行帶動綠色發展,努力把九江打造成長江經濟帶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城市。[詳情]
目前,全市26個“5G+智慧工廠”項目庫中已有4個項目正式開工建設,計劃明年年底至少建成2個應用場景,含1個生產環節場景。[詳情]
實施“新智造100”工程 北京智能制造產業規模2025年將破1萬億元
“到2023 年,全面推進實施制造業“十百千萬”升級計劃,打造10 家產值過百億元的世界級“智慧工廠”,支持建設100 家“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推動1000 家制造業企業實施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培育萬億級智能制造產業集群;培育10 家年收入超20億元的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打造30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和一批重大標志性創新產品。重點行業的智能制造應 用水平明顯提升,關鍵工序裝備數控化率達到 85%以上,人均勞動生產率、資源利用率大幅提升,運營成本、產品研制周期、產品不良品率等顯著降低?!?/span>[詳情]
8月31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本源量子”)與合肥藍科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科公司”)正式簽約,將攜手打造國內首個量子計算產業園。合肥市市長羅云峰、合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宋道軍,市政府秘書長羅平共同見證。[詳情]
浦東引領區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發布 到2025年人均生產總值達4萬美元以上
8月26日,《浦東新區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和《浦東新區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雙雙發布?!兑巹潯凤@示,“十四五”時期,浦東將建設成為高端產業集聚引領、科技創新策源顯著、要素資源配置極佳、開放樞紐功能強勁的,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產業高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要地。[詳情]
8月25日,廣元市第三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中國西部(廣元)綠色家居產業城昭化片區舉行,此次集中開工重大項目126個,總投資182.63億元,年度計劃投資53.2億元,其中,昭化區內總投資達18.33億元。[詳情]
天津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天津市加快數字化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的重要論述,順應數字時代發展潮流,推進本市全方位數字化發展,提升核心競爭力,構筑未來競爭新優勢,制定本行動方案。[詳情]
日前,科技部火炬中心發布《科技部火炬中心關于開展2021年度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培育)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同意將43個產業集群納入2021年度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培育),其中,由長治高新區打造的紫外半導體光電創新型產業集群成功入選。[詳情]
秦皇島萊特流體設備制造有限公司今年遇到“幸福的煩惱”:這家位于河北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科技型企業,因產能有限,“忍痛”舍棄了近1億元的訂單。即便如此,萊特流體今年前5個月已完成3億元的訂單,達到去年全年業績的85%。[詳情]
2015年,我國第一顆商用高分辨率遙感衛星——“吉林一號”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創造了國內多項第一。6年來,歷經11次發射,已有20余顆衛星進入預定軌道,“吉林一號”衛星數量增至25顆,成為了我國目前最大的商業遙感衛星星座。[詳情]
日前,《廣東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印發?!兑巹潯肥状螌θ?1個城市培育發展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的區域布局重要程度進行了星級標注。其中,三星標注為核心城市,二星標注為重點城市,一星標注為一般城市,未標星的地市可以結合自身實際謀劃發展。[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