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汽車正在來臨,它來臨的速度比你想象中的還要快。自動駕駛汽車時代什么時候才能到來?我們將如何進入這個時代?[詳情]
在第十九屆中國北京科技產業博覽會上,一項名為“巴鐵”的中國原創發明驚艷亮相,這是一種完全依靠電力驅動的大運量寬體高架電車。[詳情]
5月25日消息 在今日舉行的2016貴陽大數據博覽會上,百度公司創始人兼CEO李彥宏發表演講稱, 最近幾年人工智能為什么這么火?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大數據。[詳情]
深度學習、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突破,推動了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為人工智能在汽車領域的創新應用創造了條件。云計算能力的大幅提升、計算成本的持續下降、神經網絡算法的不斷優化以及大數據提供的海量學習樣本,使得人工智能的深度學習能力實現了快速突破。[詳情]
此次項目中我們把輸送電氣控制與數據采集按區域劃分為11個大區域,每個區域分為2個或5個不等的小區域,每個小區域輸送電氣控制與數據采集交由Allen-Bradley旗下Rockwell Automation的1734-AENT,也就是現在工業所常用的遠程I/O去完成。[詳情]
惠普在昨天推出了首款3D打印系統Jet Fusion 3D打印機之后,寶馬(BMW)成為了這款3D打印解決方案的首批用戶之一。寶馬計劃把惠普的打印系統融入未來的生產序列,以及個人定制服務。[詳情]
據介紹,“搜狗智能導航”作為一款Hand-free&Eye-free的全語音交互產品,能夠為用戶提供從搜索到導航的全程智能化、一體化語音服務。它既可以運行到手機上,也可以通過互聯協議連接到車機,或直接運行在車機操作系統上。[詳情]
一直對電動汽車行業保持著密切關注的楊裕生院士近日在一次演講中再次指出,當前國內電動汽車補貼和價格核算出現了問題。[詳情]
如今,汽車行業對3D打印技術越來越重視,已經將這項技術作為低量生產汽車零件的實用之選。[詳情]
自從第一臺機器被發明以來,人類早已成為這些產物的主宰者。我們設置好機器然后離開,工作就可以被自行完成。但是現在,傳統角色被一種新的關系所補充,日益成熟的科技正在學習在沒有我們直接監管的情況下相互配合著完成工作。[詳情]
10多年前,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拉開了無人駕駛汽車城市挑戰賽的帷幕,彼此的參賽汽車大多數使用了超過300萬元的傳感器。[詳情]
市場經濟條件下,拉動消費的最大內生動力源于消費者的主動購買,而非一時的政府補貼。激發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更大熱情,不斷增強內生動力,才是扶持政策著力點的應有取向。[詳情]
在近期召開的2016中國汽車論壇上,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介紹了電動汽車在中國的研究、發展及今后的展望。萬鋼指出,在今后五年當中還要努力把電池能量密度再提高一倍,把制造成本再降低50%。電驅動的基礎部件也是“十三五”要做的重要工作,比如電子器件、電磁干擾的研究、防護安全等。[詳情]
本田結合其各項新能源科技,近日在美國加州大學西村校區(West Village)建成了一項“家庭能源管理系統(home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HEMS)”,也稱為本田智慧住宅系統。本田將在利用微型電網在該建筑中展示其能源監控、管理、優化的最新科技。[詳情]
隨著世界對于環境保護呼聲的日漸高漲與石油資源日益緊張,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性也在不斷凸顯,面對技術難點多、基礎設施欠缺的產業現狀,如何有效推廣新能源汽車成為了擺在各國面前的一道“必答題”。[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