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德國電動汽車產量或達170萬輛、2月北汽新能源銷量同比跌65%
麥肯錫《2020電動汽車指數》預測,到2024年,德國企業的電動汽車產量將占全球29%。2021年,德國電動汽車產量或超170萬輛,成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生產國。[詳情]
據外媒報道,中國電動車銷量的全面下滑或導致中國延長發放電動車政府補貼及購車激勵,但中國務必先行掌控當前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該疫情幾乎讓所有的在華銷量處于停擺狀態。[詳情]
受國內獨特汽車文化的影響,不少消費者都認為日系車輕不耐撞。這種說法可以說是誤人頗深。科學研究表明,車輛的安全性能和車重沒有直接關系,車輛的安全性取決于車身結構件的性能與車體構造。[詳情]
特斯拉產量引發動力電池市場的變化。特斯拉繼去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趕超比亞迪之后,目前又從比亞迪手上奪走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冠軍的寶座。[詳情]
3月6日,新特汽車與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吳江)的戰略簽約儀式在蘇州市吳江區清華汽車產業園舉行。隨著戰略合作協議的正式簽署,標志著雙方將就產品合作、技術研發、示范運營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合力推動我國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快速發展。[詳情]
豐田等十家企業開展氫能源跨行業研究 旨在創建需求并推動氫能源的使用
據外媒報道,豐田等十家私營公司致力于推動氫能源的使用,如今已在日本中部(Chubu)地區建立了氫能源利用研究小組(Hydrogen Utilization Study Group),旨在創造氫能源需求并打造一條供應鏈,為日本中部地區氫能源的穩定利用獻策獻力。[詳情]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逐步向好,新能源汽車行業在做好疫情防控同時,正在有序推進復產復工,并創新營銷模式,積極對沖疫情帶來的影響。日前,工信部印發《關于有序推動工業通信業企業復工復產的指導意見》,要求在確保疫情防控到位前提下,推動非疫情防控重點地區企業復工復產,重點支持5G、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詳情]
中國乘聯會表示,由于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中國2月份乘用車零售量同比下滑80%,但沒有給出當月的完整銷量數據。乘聯會稱,估計2月下滑80%將是2020年車市的最大一次下滑。而1-2月預計累計同比下降幅度達到41%,為近20年來的最大下降。這也是春節提前因素的正常影響和受到疫情沖擊影響的綜合體現。[詳情]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1.5期工程即將開建 有望加快投產Model Y
“特斯拉加快了Model Y的引進,1.5期有望生產緊湊型SUV model Y。”資深汽車行業分析師梅松林表示。[詳情]
疫情對經濟影響廣泛,汽車行業亦不例外。[詳情]
3月2日,比亞迪發布公告稱,根據深圳市坪山區發展和改革局《關于下達 2017 年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中央財政清算資金的通知》,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控股子公司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于近期收到深圳市坪山區財政局轉支付的 2017 年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中央財政補助資金合計人民幣 134,226 萬元。[詳情]
大眾汽車周一表示,將停止開發以天然氣為燃料的汽車。這家德國汽車巨頭正把寶押在電動引擎上,以吸引對氣候變化有責任感的司機。[詳情]
Vishay最新推出的TNPU e3系列高精度薄膜扁平片式電阻可大幅節省占位空間
汽車級產品提高精度,溫度系數低至 5 ppm / K,公差僅為 0.05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