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國內接連發生了多起民用無人機闖入載人民航飛機航線或機場范圍的惡性事件,導致航班大面積延誤,嚴重影響乘客出行與航班安全。 [詳情]
隨著無人機技術的不斷完善,以及測繪領域的需求增長,測繪無人機發展正持續提速。隨著新測繪法的修訂,測繪無人機行業有望迎來規范化發展,在確保行業健康有序的同時,也將進一步保障我國的國家安全。 [詳情]
近日,美國航母“新殺器”—中國“彩虹T-4”無人機可謂刷足了存在感。它是一款太陽能飛機,能在20000米的高空飛行,視野覆蓋面積可達103.5萬平方千米。由于能量來源于太陽能,假如改造得當,未來的“彩虹-T4”或將實現數月甚至數年的空中飛行。 [詳情]
之前我們已經報道過3D打印在帆船世界中的應用越來越多,隨著越來越多的技術被應用到帆船設計中。這種趨勢將在未來幾年繼續下去,而最近的一次演講中著名的海軍建筑師在超級游艇設計研討會上指出,到了2030年能夠通過3D打印技術度生產整個游艇。 [詳情]
據外媒報道,美國50個州已從周三開始使用通過人工智能(AI)提供免費法律咨詢的聊天機器人。這個聊天機器人由英國發明家Joshua Browder開發, Browder稱之為“世界上第一個機器人律師”。此前這個機器人律師在紐約、西雅圖和英國等地已成功進行測試。 [詳情]
隨著新一代飛機對航空發動機性能要求的不斷提高,國外有關資料介紹第五代飛機發動機推重比將達到15~20,渦輪前溫度超過1700℃以上,高性能發動機大量采用了復雜整體薄壁結構、難加工材料,如整體葉盤、化學銑結構的機匣、盤軸一體化轉子、單晶定向葉片、鈦鋁合金及陶瓷基復合材料等。[詳情]
航天型號產品屬于典型的復雜系統,基本都是由多個分處在不同地域、分屬不同行政單位的企業協同研制成的。型號研制過程是各企業研制并行開展、并行優化的過程。目前型號研制存在進一步縮短周期的壓力,產品線面臨多方面的競爭壓力。[詳情]
MBD技術的應用可以保證產品在設計、分析、制造過程中數據源唯一,避免重構模型,從而保持上下游數據的一致性。現對應用MBD關聯設計技術進行航空發動機結構設計,尤其是在總體和部件方案階段模型建立過程中MBD關聯設計技術的應用進行了探討,并對MBD標注方法和控制模型建立方法的應用展開了討論。關聯設計技術的應用可以減少設計差錯、避免更改遺漏,縮短產品研制周期,提高產品設計質量。[詳情]
隨著國家信息化戰略的逐步推進和實施,將傳統加工制造企業與信息化相結合,將會使得企業迸發出“1+1>2”的潛力。[詳情]
報道指出,西方航空發動機制造商目前都在發力增材制造,盡管只有小部分是公開的。航空發動機主制造商通過與設備和制造服務提供商合作,提升了飛行認證的試驗件數量。[詳情]
航空發動機產品研制涉及學科種類多,設計/工程技術要求高,部件/系統間協調關系復雜,整機綜合匹配困難,是一項繁雜的綜合類系統工程。而結構設計是研制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要綜合氣動、流體、傳熱、材料、工藝、強度、振動、裝配、使用和維修等諸方面的問題,還要考慮實際制造與使用的具體條件,并結合國內外航空發動機的使用經驗,通過權衡,得出適用的設計。[詳情]
薄壁件的銑削加工在模具的生產過程中,薄壁件的數控銑削是一種常見的加工方式。通過對薄板支架零件的數控加工工藝分析,并在U G軟件中生成了走刀路線,總結了薄壁銑削加工變形的規律,提出了薄壁件加工變形的補償方法。[詳情]
隨著計算機硬件水平的提高,鑄造CAE應用軟件對實際生產的指導作用越來越顯著。[詳情]
在航空航天領域,激光加工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并有望在未來替代很多現有的傳統技術手段。[詳情]
增材制造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紀80年代后期,我國則于90年代初期開始相關研究。經過短短20余年的時間,這一技術已取得了飛速發展,在航空航天、微納制造、生物醫學工程等諸多領域的應用前景十分廣闊。[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