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2015年院士增選工作經過兩輪評審會議,參與制造運-20、C-919等大飛機,殲-15、殲-31等新型戰斗機鈦合金部件,有"中國3D打印帶頭人"稱號的王華明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院士。[詳情]
航空工業在上個世紀80年代就開始使用增材制造技術,之前增材制造在航空制造業只扮演了做快速原型的小角色。最近的發展趨勢是,這一技術將在整個航空航天產業鏈占據戰略性的地位。[詳情]
無人飛行系統(UAS)在情報、監視和偵察(ISR)任務方面的應用已呈現爆炸性增長。隨著無人飛行系統的價值不斷提升,這一增長絲毫沒有顯示放緩的跡象。UAS領域在開發自動控制航空器方面必須解決一系列關鍵技術和人力難題。[詳情]
搭載“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向陽紅09”科考船22日抵達馬里亞納海溝作業區。本次下潛任務是:潛水器全面技術狀態確認與功能測試,驗證潛水器的機械手、高清攝像等作業工具的技術性能。 [詳情]
這款名為 Int-Ball 的球形機器人,直徑約 15 厘米,重約 1 公斤,它最主要的功能是通過正面攝影機來進行拍攝,Int-Ball 身上有 12 個風扇,通過風扇它能在失重環境中進行自由地移動和轉向,從而提高了拍攝自由度,讓太空站內的試驗拍攝具有多重視角。 [詳情]
太陽能無人機被稱為“大氣層衛星”,不僅具備超高空飛行能力,而且因航時長、偵察范圍廣、生存能力強等特點,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 [詳情]
西門子840D數控系統不同于以前曾廣泛應用的810T/M和840C等數控系統,它并沒有提供專門的雙向螺距誤差補償功能。通過對840D系統中的下垂補償功能的分析研究,找到了一種方法,成功地解決了進行雙向螺距誤差補償的問題。 [詳情]
堅決保證飛行安全 為了讓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飛機——新型空客 A 380,成功的飛上藍天和降至地面,科學家們在制造中運用了許多高科技技術。 超現代化的著陸減速系統正是其中的一個關鍵,其各個組件必須在最終安裝前由不來梅的空客工廠進行安全檢查。 空客 A 380使歐洲的飛機制造業進入 [詳情]
激光焊接技術仍然是目前航空航天領域鋁合金焊接的最有效方法之一。隨著不斷地試驗和研究,激光焊接逐漸展現出其良好的工藝性能及焊后力學性能。 [詳情]
金屬零件的激光增材制造技術(俗稱3D打印)是從20世紀8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項先進制造技術。增材制造的基本原理是根據零件的CAD模型進行切片分層處理,采用數控系統控制工作臺按照分層軟件設定的路徑進行掃描,通過激光熔化金屬粉末層層疊加獲得近凈成形零件。[詳情]
近幾年來,增材制造在全球范圍內迅速走熱,各國對于增材制造技術又開始重新重視起來,美國總統奧巴馬將其視作制造業回歸升級的重要方向,中國也在金屬增材制造領域一直處于世界領先水平。[詳情]
數控技術以其效率高、質量好、穩定性強等優點得到了制造企業的廣泛青睞,近年來隨著國內外數控工藝裝備和數控技術的快速發展,數控技術得到了廣泛普及應用,尤其在飛機機體零部件的制造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國大型飛機項目的立項對飛機機體制造企業和裝備制造企業來說既是難得的歷史機遇,也是圓國人大飛機夢想的歷史性挑戰,本文就數控切削加工技術在大飛機研制中的應用進行初步的探討。 [詳情]
本文以公司基于ENOVIA VPM開發完成的飛機起落架設計協同系統為基礎平臺,通過人員組織權限管理、鎖機制、權限傳送控制等安全機制,利用關聯設計技術、基于模型的定義技術和設計復用技術,實現某型飛機起落架的三維協同和并行設計,為現代飛機起落架設計提供了有效的新方法。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