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部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分類管理名錄(2019年版)》
7月11日,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主持召開生態環境部部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關于廢止、修改部分規章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分類管理名錄(2019年版)》(以下簡稱《名錄》)《核動力廠、研究堆、核燃料循環設施安全許可程序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詳情]
隨著能源產業形勢發生改變,目前我國“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制定目前已經提上日程。根據《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2016—2030)》與黨的十九大報告要求,“十四五”期間我國可再生能源、天然氣和核能利用將持續增長,高碳化石能源利用大幅減少,能源發展的外部環境將面臨深刻的變化。[詳情]
隨著分布式光伏電站的普及,在一些工業園區、學校、醫院以及居民樓等屋頂安裝電站,被公認為是一種較好的投資方式。然而,工商業屋頂容量多樣、朝向不一、高溫高濕以及部分高腐蝕性等多樣性的應用環境也給電站系統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詳情]
北京西城區德勝街道新風街一號院最近火了。為方便居民分類投放垃圾,由德勝街道出資,將該小區作為德勝街道首個試點,選取16個點位投放了29組“人臉識別”智能垃圾桶。完成注冊的小區居民在投放垃圾時,垃圾桶自動“刷臉”識別身份,打開桶蓋,并為垃圾稱重積分。[詳情]
環境保護是當今社會共同關注的話題,人們在衣食住行的很多方面都給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其中食品包裝廢棄物占了很大的比重。為了支持環境保護,食品行業內也掀起了一股“綠色革命”,不少食品行業的大佬紛紛加入到環保的隊伍中來,順應社會對環境保護的需求。[詳情]
無論是以變革為準則,亦或是用重構作標尺,以“求變”為核心的環保3.0時代正在加速到來。[詳情]
為深入貫徹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要求,認真落實《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河南省2019年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方案的通知》(豫環攻堅辦〔2019〕25號),加快推動非電行業綠色發展,進一步減少工業企業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改善全市環境空氣質量,制定本方案。[詳情]
垃圾分類是當下制約我國環保事業發展的瓶頸之一,也是造成環境污染、資源再利用困難的根源之一。近年來,我國正加速推進垃圾分類工作。[詳情]
經歷了20年的市場化改革,我國市政污水處理市場是現今環境領域發展最為成熟的細分領域之一。進入 “十三五”以來,在“水十條”等多方位政策的刺激之下,市場飽和之勢日益顯著,擴能提標改造穩中有升,仍有市場機遇,新興城鎮及農村市場發展潛力較大。市場和政策的利好為行業帶來春風的同時,也更加刺激了企業蓬勃發展的心愿。面對廣闊的“戰場”,碧流天能已“利劍出鞘”,憑借以EUCT-MBR工藝為核心的產品線鋪好了污染物處理的環境可持續發展之路。[詳情]
我國絕大多數電廠采用了石灰石濕法脫硫技術脫除煙氣中的SO2,在運行中產生的脫硫廢水因成分復雜、污染物種類多,成為燃煤電廠最難處理的廢水之一。目前國內主要采用化學沉淀法(俗稱三聯箱沉淀)處理脫硫廢水,處理出水含鹽量很高,直接排放后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由于脫硫廢水水量較小、含鹽量高,近年來,國內外都很多學者開始研究脫硫費零排放處理技術。但是由于廢水零排放技術的投資和運行成本高昂,目前實際應用案例很少。[詳情]
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會長樊元生表示,2018年,在政策推動和市場需求的拉動下,我國環保產業總體呈現較好的發展態勢,行業核心競爭力繼續增強,環保工藝技術和裝備水平穩步提升,環境綜合服務能力顯著提高。[詳情]
據英國埃克塞特大學新研究顯示,已發現一千余只鯊魚和鰩魚被海中塑料垃圾纏住,這些被纏住的魚類的命運是疼痛,是饑餓,是窒息,甚至是死亡。近幾個月,類似這樣的新聞屢見不鮮,魚肚子里剖出整個塑料瓶,海洋生物被塑料袋攔腰勒死......一張張照片,一段段視頻,將海洋垃圾問題赤裸裸擺在面前,又一環境警鐘敲響了。 [詳情]
2019年7月8日,生態環境部公布大氣污染防治年中“成績單”。 在前6個月里,全國平均優良天數比例超過8成,逾140個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其中細化至具體指數,PM2.5、PM10、O3、SO2、NO2、CO濃度分別為40微克/立方米、69微克/立方米、143微克/立方米、12微克/立方米、27微克/立方米、1.5毫克/立方米。除了O3、NO2濃度持平,CO濃度同比上升外,其余均有所下降,尤其是SO2濃度同比下降超過13.88%。 [詳情]
2019年中國天然氣產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 消費量快速提升,市場化定價為最終目標
中國天然氣需求旺盛,2000-2018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快速提升,18年間消費量復合增長率達14.45%。受環保需求以及“煤改氣”的驅動,2018 年天然氣消費量達到2803億立方米;2018年我國天然氣產量161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7.5%,顯著低于同期消費量18.1%的增速,自產氣滿足消費量的比例由2014年的69%下降至2018年的57%,推動中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進一步攀升。 天然氣產業鏈包括上游生產、中游運輸以及下游分銷[詳情]
國家發改委下發的《關于完善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機制有關問題的通知》,將標桿上網電價改為指導價,并確定I-III類資源區新增光伏發電站指導價分別為每千瓦時0.40元(含稅,下同)、0.45元、0.55元,相比2018年電價的下調幅度為0.1~0.15元。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