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海要強制實施垃圾分類開始,全民都在討論有關垃圾分類的方方面面,而垃圾分類這項籌備已久的措施,絕不只是由一個桶變成四個桶那么簡單。步上海后塵,北京、廣州、成都等城市不久也將推動垃圾分類正式立法。[詳情]
大眾集團董事會成員Stefan Sommer向外媒透露,為了消除部分電池供應商對其大規模生產電動車計劃的懷疑,大眾將與電池供應商成立合資公司并提供資金支持。[詳情]
目前,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全部實現負增長。截至2017年底,我國已有93個工業園區開展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創建工作,其中48個園區通過驗收。[詳情]
據外媒報道,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梅隆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研發出一種半液態鋰金屬陽極,可為電池設計提供一種新范式。[詳情]
近日,國家能源局發布了征求《關于解決“煤改氣”“煤改電”等清潔供暖推進過程中有關問題的通知》的意見函。隨后,財政部發布了《關于下達2019年度大氣污染防治資金預算的通知》,共計250億元,其中2019年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資金152億元。[詳情]
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區車站溝污水處理廠近日通水試運行。[詳情]
海洋漁業、船舶修造是海島城市浙江省舟山市的支柱產業。如何在海洋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找到平衡?記者近日在舟山的兩家企業看到,它們在發展與保護中找到了自己的答案。[詳情]
陜西環保集團近日組織召開“正滲透+低溫蒸發結晶”技術中試實驗報告會。這一技術可有效處理西安市江村溝垃圾滲濾液。陜西環保集團董事長熊良虎表示,經實驗驗證,“正滲透+低溫蒸發結晶”技術可有效處理垃圾滲濾液,產水和臭氣處理均完全符合國家排放標準,出水水質可達到地表Ⅲ類水標準,可直接作為農業灌溉用水。[詳情]
中國環境報記者 程梓桐 北京報道 北京市近日制定發布《電子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以下簡稱《標準》),引導電子工業企業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大氣污染物有組織和無組織的排放,促進電子工業的技術進步和可持續發展,為改善城市大氣環境質量做貢獻。《標準》將于2019年9月1日起實施。[詳情]
任何VOCs處理技術都有其最適使用范圍,VOCs治理并不是可一招打天下,任何技術關鍵是如何正視其優缺點,并知道如何用好或規避它們。[詳情]
業互聯網,仟億達認為它是全球工業系統與高級計算、分析、傳感技術及互聯網的高度融合。簡單的說就是將機器、人連接。核磁共振成像儀、飛機發動機、電動車,甚至發電廠,這些都可以連接到工業互聯網中。[詳情]
?“廢塑料液化制油技術產油率可達到80%,固體廢渣能進行無害化處理,整個過程不產生二惡英,無二次污染,實現了廢塑料液態制油的技術突破。”在日前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召開的技術評估會上,與會專家宣讀了對廢塑料液化制油技術的評估意見。[詳情]
電鍍污泥中含有許多有害物質,而其性質也不穩定,這使電鍍污泥廢棄物對環境造成很多負面影響。 與此同時,電鍍污泥也威脅著人類的健康和生命,使社會對電鍍污泥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本文主要通過對電鍍污泥的種類、性質、回收等方面進行研究,從中找到有效措施,消除電鍍污泥給環境、社會、人類所帶來的危害。[詳情]
面對AI技術的發展,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副秘書長滕建禮說,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行動中,環境監管正向精細化、主動預防、科學決策轉變。而人工智能系統能夠精準推演污染發生的原因,讓監管不再“跑斷腿”。[詳情]
催化裂化是石油煉制的重要過程之一,在催化劑的作用下,通過加熱的方式促使重油發生裂化反應生產裂化氣、汽油和柴油。催化裂化工藝流程中產生的煙氣含有大量的硫化物,對設備造成了腐蝕,同時對環境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因此對催化裂化煙氣進行脫硫脫硝等無害化處理,對于保護生產裝置和外部環境都具有重要意義。主要論述了應用比較成熟的煙氣脫硫工藝,并對煙氣脫硫技術的發展提出了預測和建議。[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