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某鄉鎮因水流貫其間而得名,是一個典型的水鄉古鎮,鎮區規劃人口規模5萬人,現狀建成面積約3.0k㎡。鎮區整體地勢較低,依托周邊外河堤防環繞形成的閉合圈抵御洪水,利用鎮區水系匯集雨水至排澇泵站進行排澇,受外河和內河水位限制,常年需要通過泵排入河,無自排條件。[詳情]
今年5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生態環境部和國家發改委三部委聯合發布了《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以下簡稱《三年行動方案》),明確加快補齊城鎮污水收集和處理設施短板,盡快實現污水管網全覆蓋、全收集、全處理。[詳情]
目前,用于廢水處理的工藝很多,但由于滲瀝液的濃度高和成分復雜,對處理工藝提出了特殊的要求。通常而言,垃圾滲瀝液的基本處理工藝在充分利用生化處理的經濟優越性的原則上,還需將幾個不同的處理工藝單元進行優化組合,從而取得經濟和社會生態的雙重效益,因為僅僅依靠單一的處理工藝很難達到嚴格的出水要求或者對產生殘余物的再處置要求。[詳情]
在剛剛過去的6月,相信很多人對2019第十三屆中國廣州國際環保產業博覽會的盛況還記憶猶新。此次盛會吸引了來自水環境、大氣治理、固廢處理、土壤修復、環境監測等各個行業的翹楚參加,中山市星之藍環保設備有限公司作為一家產學研銷四位一體的環保設備制造商受邀而來,濕電黑煙凈化系統、吊裝式濾芯脈沖除塵設備、氣旋混流廢氣凈化設備三款設備奪人眼球。[詳情]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李克強主持召開領導小組會議。[詳情]
?全面推進垃圾分類,建設試點城市,離不開對各類有機垃圾的系統性管理和資源化利用。一些企業在對有機垃圾的處理上進行了先行探索,積累出自身的實際經驗。 [詳情]
濾袋除塵設備屬于干式除塵裝置,不僅可以捕捉微細粉塵、凈化煙氣,還可以幫助廢氣循環利用。在其整個除塵過程中除塵濾袋是最為重要的除塵工具,它直接影響整個系統的除塵效果,但其成本也略為高昂,更由于長時間與煙氣直接接觸而容易損壞,所以找出損壞原因并解決是節省成本保證工時的最佳方法。[詳情]
劉炳江回應何文波——堅決不允許把環保投入不同的企業放在一起競爭
“我們決不允許把環保水平低、投入少的企業和環保水平高、投入大的企業放在一個環境中競爭,如果有那樣的現象,那就是監管工作的失職,是要堅決反對的。”7月13日,生態環境部大氣司司長劉炳江在2019(第十屆)中國鋼鐵節能減排論壇上回應鋼協黨委書記何文波在致辭中提出的觀點時強調。[詳情]
三聚環保中標西南油氣田脫硫一體化服務項目 脫硫業務迎來新增長
近日,三聚環保中標中石油西南油氣田“川西北氣礦2019~2020年天然氣干法脫硫一體化服務”項目,為該油氣田4座干法脫硫場站開展脫硫一體化服務。此次中標,標志著三聚環保天然氣脫硫換劑服務和一站式撬裝脫硫服務經過示范進入規模推廣階段,具有廣闊市場前景。[詳情]
工業廢水來源廣、種類多,隨著工業生產技術的提高,工業廢水中的成分也變得多種多樣。其中的高需氧污染物、有毒污染物使工業廢水的特點集中體現為三個方面:高濃度,高氨氮,難降解。[詳情]
自提出節能減排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能源轉型、清潔能源發展,未來清潔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將成為發展的重點方向,創新是光伏行業的未來發展之路。漢能集團,目前已經是全球領先的光伏新能源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詳情]
從膜組件角度來看,我國MBR技術濾膜抗污染能力的提升,運行時間清洗周期的延長都是科技人員不斷創造的結果,沒有發展的化,今天我國的MBR項目就不會長足發展,而是倒退了。組件價格的降低只能MBR技術的成熟,競爭的結果,同時也說明了膜組件產量的提高,從而性價比的提高。[詳情]
北京、昆明、巢湖、太湖等重點區域及流域作為環保的推動者,對污水處理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TN排放標準從20mg/L(一級B)、15 mg/L(一級A),提升為10mg/L,甚至5mg/L(昆明A標),逐漸向極限脫氮邁進。然而,在當前提標改造的脫氮技術路線中,一些脫氮工藝存在通過碳源增加帶來藥劑成本的大幅提高,以及場地的增加、復雜的運營維護等諸多問題,尚不具備技術、管理與資本的可持續發展。[詳情]
鋼鐵行業是資源、能源高度密集型的行業,既是消耗大戶,又是污染大戶,近一半以上的物料投入以廢氣、固體廢棄物或副產品的形式產出。據統計,2008年全國重點統計的鋼鐵企業SO2排放量約110萬t,其中燒結SO2排放量約80萬t,燒結球團煙氣產生的SO2占鋼鐵企業排放總量70%~90%左右。而根據我國鋼鐵企業所使用的原燃料含硫情況及排放狀況估算,2010年我國鋼鐵行業的燒結煙氣SO2排放量將達到127萬t。隨著《清潔生產標準鋼鐵行業(燒結)》、《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鋼鐵行業燒結煙氣實施方案》等政策的實施,鋼鐵行業SO2減排已迫在眉睫。[詳情]
實行垃圾分類,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關系節約使用資源,也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2019年起,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到2020年底46個重點城市將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2025年底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將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