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莆田學院附屬醫院利用數字化設計和3D打印技術成功地為一名高齡患者實施右全髖關節置換術。 [詳情]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陳小元教授(通訊作者)和佐治亞大學的Xie Jin 等人闡述了癌癥納米診療技術的基本原理以及癌癥納米診療學的發展歷程。他們還重點關注了新型方法對臨床應用的影響,包括對病人分層次診療以區分出受益于納米治療的亞群。 [詳情]
試想,芯片比全球最好的實驗室更厲害,可迅速拿出疾病的準確診斷;微型攝像機能從分子層面上檢驗藥片的真假。[詳情]
德克薩斯Analog Center of Excellence (TxACE) 在UT Dallas的研究人員正在開發一種電子鼻,它可以通過聞呼出的氣體來診斷疾病,這種裝置最終可以取代血液測試。 [詳情]
近幾年來,3D打印在全球掀起一股技術革新浪潮,尤其是對模具行業的影響不容小覷。在8月3-4日即將舉辦的“第五屆CPRJ塑料包裝技術論壇暨展示會”上,深圳市迪嘉機械有限公司將展示其3D打印及先進注塑技術解決方案,助力企業和創客實現快速低成本的產品開發及制造。 [詳情]
2015年,俄羅斯公司3D Bioprinting Solutions 的一組科學家成功3D打印出甲狀腺并將其移植到一只老鼠身上。現在,科學家們又取得了新進展,為此發表了一篇名為“生物打印功能性的血管化老鼠甲狀腺結構”的論文。 [詳情]
日前,阿根廷Tucumán醫院CentrodeSalud的一組醫生將3D打印氣管植入一名因呼吸治療而存在嚴重氣管問題的腹膜炎患者身上,這使她恢復基本的說話、進食和正常呼吸功能。阿根廷醫生希望3D打印氣管手術有助于改善其他人的生活。 [詳情]
2012年,Watson 一舉擊敗兩位人類選手,獲得智力挑戰賽 Jeopardy 的冠軍,在比賽中,Watson 展示超強的自然語言處理能力,使Watson 儼然成為當時人工智能的代言人,自此,人工智能進入普通大眾的視野。[詳情]
近日,上海長征醫院成功完成全球首例全頸椎3D打印人工椎體置換手術。據了解,醫學界里還未曾有過如此超常的全頸椎椎體置換手術。手術面臨著很大的風險,稍有不慎就會發生意外。 [詳情]
據外媒消息,Alphabet旗下生命科學公司Verily周四宣布,該公司已獲得了來自新加坡國有投資公司淡馬錫8億美元的投資。此交易提高了Verily未來進入亞洲醫療保健市場的可能性。[詳情]
增大機器人連桿件的阻尼是改善機器人動態特性的有效方法。目前有許多方法用來增加結構件材料的阻尼,其中最適合機器人采用的一種方法是用粘彈性大阻尼材料對原構件進行約束層阻尼處理。 [詳情]
2017年上海將建設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聯動藥谷與醫谷發展
同時,“藥谷”和“醫谷”在體制機制上加快產業板塊、張江政策和創新項目的聯動,形成了三個聯動的效應。 [詳情]
“金宇生物攜手西門子公司旨在踐行《中國制造2025》強國戰略,打造國際化的生物制藥生產基地、國家工程實驗室研發平臺和人才培養共享平臺。”金宇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黨委書記張翀宇表示,園區智能化制造從頂層設計開始,制造執行系統和工程設備管理系統已經深入到實施階段。通過引入西門子全集成生產管理系統和一體化工程到一體化運維的數字化設計理念,致力于打造金宇在生物制藥行業“工業4.0”典范。[詳情]
在“互聯網+”的推動下,醫藥市場在未來將涌現出更多具備云服務和人工智能功能的移動醫療產品、可穿戴設備,以及各種類型的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健康管理軟件。[詳情]
生物3D打印是3D打印的一個分支,目前正在國內外掀起新一輪研究熱潮。下面我們對生物3D打印作一個簡要介紹。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