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經濟輻射范圍與影響程度日新月異,制造業發展更趨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建材行業作為國民經濟建設、重大工程設施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基礎支撐,面對日益嚴峻的資源環境約束,亟需實現更高質量、高效能、高環保的智造轉型。通過智能制造技術創新行動,形成一批系統解決方案,也是《建材工業智能制造數字轉型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出的重點任務之一。[詳情]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聚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江西機場集團在首都機場集團的指導下,根據“雙碳”研究成果,統籌推進,分步實施,積極探索,主動而為,以井岡山機場為“主戰場”,以光伏發電項目為“武器庫”,以打造低碳、零碳機場為主要目標,全力推進可再生能源在機場的應用。[詳情]
國家發改委近日印發《“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有序發展全基因組選擇、系統生物學、合成生物學、人工智能等生物育種技術,發展合成…[詳情]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黨組召開會議強調,要深刻把握新的時代條件下資本特性和行為規律,更好履行市場監管職責,依法規范和引導資本健康發展。[詳情]
作為航空工業昌飛“對標世界一流體系提升和新時代裝備體系建設”的試點單位,數控廠按照昌飛公司高質量發展和機加專業對標體系建設要求,對標世界一流制造體系,在現有制造管理的基礎上,初步建立起一套新的機加制造流程管理模式,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詳情]
近年來中國在航天領域的成就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隨著月球探測任務、中國空間站飛行任務等項目的實施,火星探測器的發射也將在明年啟動。日前,載人航天火箭方面又傳來好消息。[詳情]
近日,陜西省政府印發實施《西安都市圈發展規劃》,全國第五個國家級都市圈從美好藍圖轉為生動實踐。作為西安渭南融合發展的重要支點,富閻新區邁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詳情]
在人工智能(AI)技術不斷提升、發展的背景下,越來越多藥企開始利用AI技術來布局新藥研發,縮短研發周期,節約化合物篩選成本和臨床試驗費用,以及提高藥物研發成功率。[詳情]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飼用酶工程創新團隊在抗生素替代品的開發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揭示了雙功能果膠酶以分子內協同相互作用的方式高效降解果膠多糖的分子機制,并成功應用于指導生產具有抗菌活性的甲酯化果膠寡糖。[詳情]
新合金或是突破持續飛行的一個關鍵。[詳情]
日前,世界經濟論壇(WEF)發布了最新的全球“燈塔工廠”名單,此次共有13家“數字化制造”和“全球化4.0”示范者入選,其中有6家工廠來自中國。至此,全球已獲得認證的“燈塔工廠”由91家上升到103家,中國“燈塔工廠”數量由31家升至37家,占比超過1/3,成為世界上擁有最多“燈塔工廠”的國家。[詳情]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下稱VR)理論逐漸發展成熟以來,就越來越受到各方的重視。[詳情]
3月末的天山北麓,冰雪融化,萬物復蘇。位于準噶爾盆地的獨山子石化公司,裝置轟鳴,科技自立自強正在為公司進入全國煉化企業第一方陣前列提供源源不竭的能量。[詳情]
4月16日9時56分,神舟十三號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從與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分離到返回地面,全程僅用9個多小時,中國載人飛船首次采用快速返回模式“回家”。[詳情]
當前,我國在主要科技領域和方向上正處在從追趕轉向自主創新發展的關鍵時期。創新基礎設施是創新型國家的關鍵核心能力,我國高度重視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明確要求,“十四五”規劃綱要作出專門部署。[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