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的事情交給行業評論家們去做,這里不再描繪工業互聯網的前景。現在我們來看看這個連機器也要連接起來的時代,面臨的深刻挑戰。[詳情]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8月26日發表題為《為何中國無法擁有下一代制造業》的文章稱,在經歷30多年的高速增長后,隨著薪酬不斷上漲、勞工糾紛和環境破壞,中國不再是一個吸引西方企業遷入制造業的地方。[詳情]
都說英雄所見略同。過去半個多月時間里,長虹、海爾、美的,這三家在中國家電"一舉一動"都會引發行業關注和熱議的企業,幾乎在同一時間,干了同一件事:推動家電的全面智能化,探索并布局人工智能的商業新風口。[詳情]
傳統產業如何更好地擁抱互聯網,實現轉型升級?在不久前召開的第12屆中國CIO頂峰論壇上,三一重工高級副總裁賀東東發表了主題講話,對這一問題進行了闡述。[詳情]
短期看,一方面是上半年火電投資完成額同比下降6.4%,5、6月份各省發改委新核準煤電項目規模大幅走低;另一面,上半年煤電新增規模達2150萬千瓦,創“十二五”以來新高。[詳情]
長期以來,定制化和自動化流水線兩種方式是共存的,卻很少結合在一起。工業4.0的目標,是試圖將兩者結合在一起。[詳情]
工業機器人作為鑲嵌在制造業皇冠上的一顆明珠,更是憑借高效率、高精準的柔性化生產體系優勢,一躍成為先進制造業的重要支撐技術和信息化社會的重要生產裝備。當前,惠山經濟開發區正以“信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引領,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鼓勵企業機器換人,推動機器人產業發展。[詳情]
德國的工匠精神跟互聯網精神,以及中國的工匠精神跟互聯網精神的差別在于,德國把互聯網工具用來優化它們的生產供應鏈,以及大數據的搜索跟分析環節,來優化自己的整個流程服務,可以說是拿來做工具的。[詳情]
近日,在泰康保險20周年慶典,2016健康醫療+互聯網保險創新論壇上,百度醫療事業部總經理李政先生,從信息聚合以及人工智能和就醫場景化角度,對互聯網保險與醫療行業的融合發表了深度觀點,以下為整理的核心內容。[詳情]
據科技博客Venture Beat報道,在過去的十年中,無人機迎來了自己發展的黃金時期,它們從價值數百萬美元的軍用無人機中分離了出來,成功變成了民用的娛樂工具,帶人們體驗“上帝視角”創造的驚喜,現在它們更是成了許多行業生產力革新的排頭兵。[詳情]
雖然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的估價在過去幾十年中一直經歷著起起落落,但是許多金融機構還是寄希望于 2017 年的油價能夠有小幅的提升。[詳情]
未來,物理、數字和生物領域的匯聚將愈發強烈。“工業4.0”或者“第四次工業革命”將使數十億的人與設備以極大的處理能力和通信速度無縫互聯。[詳情]
不管物聯網是否會發展成宣傳的那樣,這個概念已經深入人心。各種提案層出不窮,從“萬聯網”一直到一些更加專業的概念,如工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這個術語最先是由電子巨頭通用電氣公司提出來的,現在人們普遍理解為使用傳感器網絡和機到機(M2M)通信的工業環境自動化。[詳情]
工業和信息化部即將出臺《醫藥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將進一步推進醫藥工業智能制造。[詳情]
隨著新能源汽車碳配額管理辦法和準入管理規定兩大政策的密集發布,新能源汽車未來的發展前景已日漸明晰,自主品牌車企尋求彎道超車的決心也更加堅定。繼力帆、長城、比亞迪后,日前江淮汽車也公布了其戰略布局。[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