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國家數字化設計與制造創新聯盟(以下簡稱創新聯盟)成立大會在中國工程院舉行。[詳情]
財政部部長劉昆25日在2018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今年財政部將繼續調整增值稅稅率水平,并按三檔變兩檔的方向進行,重點降低制造業、交通運輸等行業的稅率,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加快推進單行稅法的立法工作,并力爭在年內完成計稅法、資源稅法、消費稅法、印花稅法等草案的起草工作。[詳情]
為了引導各區域數據中心供需對接、提升應用水平,指引用戶從全國數據中心資源中合理選擇,工業和信息化部通信發展司編制出版了《全國數據中心應用發展指引(2017)》(以下簡稱《指引》),包括全國數據中心建設發展情況、分區域數據中心應用發展指引、用戶選擇數據中心指引三大部分,供各區域開展數據中心建設規劃、用戶科學合理選擇數據中心作參考。[詳情]
最權威的中國“獨角獸”名單來了![詳情]
為加快推進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加強對有關工作的統籌規劃和政策協調,經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會議審議,決定在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下設立工業互聯網專項工作組,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任組長。專項工作組辦公室設在工業和信息化部,承擔專項工作組的日常工作。[詳情]
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白皮書(2017)第五章——新一代人工智能中長期技術及產業發展趨勢
人工智能芯片由非定制化向定制化方向發展。人工智能推動新一輪計算革命,深度學習需要海量數據并行運算,傳統計算架構已無法支撐深度學習的大規模并行計算需求。[詳情]
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白皮書(2017)第四章——投融資特征及趨勢
全球智能化浪潮的興起,引發人工智能成為創業熱點,各類風險投資紛紛占位人工智能各應用領域,跨國科技巨頭則圍繞自身人工智能戰略,通過投資和并購方式布局產業生態,由此帶來了人工智能領域融資熱度持續增高。[詳情]
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白皮書(2017)第三章——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產業化應用
自1956年概念得以確立以來,人工智能發展至今已逾60年,隨著所處信息環境和數據基礎的深刻變革,開始邁進新一輪發展階段,呈現出大數據、跨媒體、群體性、自主化、人機融合的發展新特征,從學術牽引式發展迅速轉變為需求牽引式發展,相比歷史上的任何時刻,都要更加接近于人類智能,既能為進一步掌握城市發展、生態保護、經濟管理、金融風險等宏觀系統提供指導,也能為設計制造、健康醫療、交通管理、能源節約等微觀領域提供解決方案。[詳情]
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白皮書(2017)第六章——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措施建議
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白皮書(2017)第六章——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措施建議[詳情]
助力藥品研發創新驅動 推進智能制造技術應用--迦南科技南京技術交流會
《中國制造2025》,建設醫藥制造強國。推動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實現重點突破。 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構建產業國際競爭優勢。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生物醫藥重大項目實施,促進生物醫藥上水平、上規模。實施智能化制造專項行動,培育新型生產方式。[詳情]
近日,2018工業互聯網峰會開幕式在京舉行。本次峰會的主題是“創新引領 融通發展”,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同志出席并作重要講話,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主持并致辭。[詳情]
今后,網售產品質量如何,有了客觀的描述依據——2月1日起,《電子商務產品質量信息規范》(GB/T 33992-2017)(以下簡稱《電商規范》)國家標準將正式實施。該標準對網絡平臺產品質量信息描述內容作出了具體要求,標志著電商質量監管日益走向成熟。《電商規范》國家標準適用于電子商務實體類產品質量信息的描述、展示、交換和管理等。[詳情]
根據《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關于組織開展上海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推薦目錄編制工作的通知》(滬經信裝〔2017〕655號),現將本市第一批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推薦目錄進行公示,請社會各界監督。[詳情]
明確新一代人工智能的主要發展方向,系統歸納其主要驅動因素及最具典型意義的特征。[詳情]
《<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創新路線圖(2017年版)》26日在北京發布。技術路線圖編制專家組的研究表明,到2025年,中國通信設備、軌道交通裝備、電力裝備三個領域將整體步入世界領先行列,成為技術創新的引導者。[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