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海洋實驗室與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中船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共同簽署了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的設計建造合同,將建造中國首艘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項目預估設計及建造周期為18~20個月,預計2022年交付使用。[詳情]
12月20日,鄭州城市大腦建設成果2020發布會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舉行,118個應用場景全面上線運行,標志著鄭州成為首個全場景數字化運營城市,樹立了全國數字化城市運營的新標桿。[詳情]
上海將建設100家智能制造工廠,在全市范圍開展“10030”專項工程
機器人產業被譽為“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上海是我國機器人產業最大的集聚地之一,全球機器人1/3產量在中國,中國機器人1/3產量在上海,機器人產業正成為“上海制造”新的名片。[詳情]
《江蘇省“產業強鏈” 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正式發布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安全性和競爭力,加快推動制造強省建設,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制定本行動計劃。[詳情]
12月17日消息,日本芯片制造商瑞薩電子(Renesas Electronics)已與中國一汽集團在長春建立了一個聯合研究中心,目標開發電動和自動駕駛汽車技術。[詳情]
15日從貴州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到2020年底,貴州將實現正常生產煤礦采煤機械化、輔助系統智能化率兩個100%。[詳情]
在華為將榮耀出售之后,榮耀如何獲得智能手機急需的 5G 處理器備受關注,高通總裁克里斯蒂亞諾 · 安蒙 ( Cristiano Amon ) 此前曾表示,他們非常高興出現一個新的市場參與者,他們將同榮耀進行對話。[詳情]
徐工基礎工程機械智能制造基地項目[詳情]
12月11日下午,由本碼實業集團(以下簡稱“本碼集團”)投資30余億元的智能制造和供應鏈項目正式落戶柯城。區委書記朱素芳出席簽約儀式并講話,區委副書記、區長蔣國強主持,本碼實業集團董事長王靖宇、總裁艾麗紅,區領導徐登富、徐連土、王永明、柴志強、齊富軍、曾三山等參加。[詳情]
12月9日,國家北斗導航位置服務數據中心四川分中心(以下簡稱“北斗四川分中心”)與北京華力創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045)以下簡稱“華力創通”)在北京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并進行了座談交流。[詳情]
12月10日,在本月早些時候舉行的技術服務合作伙伴會議上,華為推出了機器人流程自動化 AntRobot RPA 2.0(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產品。[詳情]
12月1日22時57分,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從距離月面約15公里處開始實施動力下降,7500牛變推力發動機開機,逐步將探測器相對月球速度從約每秒1.7公里降為零。期間,探測器進行快速姿態調整,逐漸接近月表。[詳情]
沃爾沃汽車將使用基于歐洲供應商技術的混合現實模擬器,開發安全和自動駕駛系統。該模擬器稱作“終極駕駛模擬器(the ultimate driving simulator),具有移動駕駛座椅、帶有觸覺反饋的方向盤,以及虛擬現實(VR)頭盔。該模擬器使用芬蘭虛擬與混合現實初創公司Varjo和實時3D開發平臺Unity的技術,包括在真實道路上駕駛真實的汽車。[詳情]
2020年11月30日,全球排名前列的中國半導體設計公司豪威集團與邊緣人工智能(AI)芯片企業地平線在北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合作為行業提供面向智能座艙域和智能駕駛域的完整視覺解決方案,賦能主機廠打造差異化優勢,助力中國汽車智能化步伐加速邁進。[詳情]
為促進自動化產業鏈上下游科研、制造、系統集成、工程項目、應用各環節的緊密對接與合作,推動產業鏈內循環和高質量發展。11月26日至27日,“2020首屆智能+自動化產業鏈大會”在京召開,央企領導、大型用戶單位、知名媒介代表與中國自動化產業鏈聯盟92家理事單位、共400多位代表參會。會上,中國自動化產業鏈聯盟(CAIC)正式宣告成立,360政企安全集團成為副理事長單位。[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