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業轉型沒有固定的路徑和范例可循,因已高度成熟且難以復制。由于資本積累少、底子薄加上主要從國外引入技術,其抗風險能力弱,轉型時間必然漫長。[詳情]
2016年來,房價瘋狂上漲,煤碳、鋼鐵、造紙業一路狂飆。在一片“漲、漲、漲“的狂潮之下,運營成本節節攀升,企業稅負越來越重。[詳情]
從9月國家發改委關于國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專題會后,電信領域混改第一槍的聯通進展如何被放到了聚光燈下。[詳情]
《石化和化學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近日印發。石化和化工行業是我國傳統大行業,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在工業經濟中占有很大比重,是中國制造的重要組成部分。[詳情]
機器搶人飯碗的時代來了?因為“自動化”,這座城市有8.7萬人將丟掉工作。[詳情]
世界智能制造大會將于12月6日召開,屆時將發布智能制造“十三五”發展規劃。近期工信部部長苗圩多次接受媒體采訪,談及智能制造相關話題。[詳情]
制造業是泛指一切加工天然原料的行業,經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后成為了新的產品,不論是動力機械制造,還是手工制做。[詳情]
智能制造將帶動全產業和全領域的傳感器應用和發展,從而成為新經濟增長的巨大動力。同傳統的智能化工廠不同,智慧工廠將實現工程技術、生產制造、生產供應和銷售的全流程智能化。[詳情]
隨著智能制造已成為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主要方向,大連也在今年初制定了以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務為主攻方向的“中國制造2025大連行動計劃”,同時積極借鑒“德國工業4.0”在智能制造領域的先進經驗:陸續引進10多項德國技術和30多位德國專家。[詳情]
“2015年,我國工業機器人銷量是6.8萬臺,增長速度是18%,預計在2017年仍然會保持15%以上的增速。”29日,在2016中國機器人產業推進大會新聞發布會上,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執行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曉剛說。[詳情]
我國目前正從勞動密集型向現代化制造業方向發展,振興制造業、實現工業化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從制造業的發展歷程看,生產手段必然要經歷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的變革。[詳情]
今年以來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仍是房地產和基建投資。隨著房地產調控加碼,近期房地產銷售明顯放緩,未來房地產投資增速回落將是大概率事件。基建投資持續高位增長,再度加碼的空間和可能性都不大。[詳情]
昨天上午,由華為、英特爾、ARM等聯合發起的邊緣計算產業聯盟(Edge Computing Consortium,縮寫為ECC)在北京正式成立。[詳情]
對于企業發展來說,終極競爭力是什么?拳頭產品、專利技術、高超營銷、優質品牌……這些可以說都是,但好像又都不夠準確。[詳情]
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28日報道,日前,一段視頻展示了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隧道工作的一臺間諜機器人,該機器人主要負責隧道內的監測工作。[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