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2025》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根據規劃,通過“三步走”實現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其中第一步,即到2025年邁入制造強國行列。[詳情]
如果投資回報期不能控制在三年以內,或者不能通過智能制造來帶生產效益提升,該智能制造項目是沒必要的。[詳情]
當我們進入第四次工業革命(一場改變社會的數字革命)的時候,巨大的技術變革已開始改變工作的本質,而這僅僅是一個開始。我們在未來十年內能夠看到的科技進步,會比過去50年所取得的成果還多。[詳情]
《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發布后,工業和信息化部在京組織行業專家就有關情況進行介紹。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重大裝備辦公室主任李東,中國工程院院士封錫盛,沈陽新松公司總裁、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理事長曲道奎,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執行理事長、秘書長宋曉剛,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副秘書長姚之駒,分別對機器人產業規劃發展等問題進行了詳細解讀。[詳情]
德國總理默克爾14日首訪東北老工業基地沈陽,并到中德合資華晨寶馬鐵西工廠考察,見證新產品的下線。[詳情]
科技無處不在,時刻體現在我們的周圍,甚至融入我們的體內。每天,我們在收聽網絡音樂、使用應用查找展覽館或購物中心、以及使用應用來檢測人體大卡消耗量和心率的過程中,無時無刻不在體驗著科技的魅力。毋庸置疑,科技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詳情]
美國政府21日發布無人機商業飛行監管規定,對無人機的飛行做出多種限制,如飛行不得離開操作人員視線范圍等。這意味著無人機快遞短期內不會在美國成為現實。[詳情]
增加產品附加價值、拓展更多、更豐富的服務于解決方案。因為,相對于硬件,產品內置的軟件、附帶的服務或者解決方案通常是軟性和無形的。未來制造業企業向客戶提供的不再是單純的產品,而是各種應用軟件與服務形態集成于一體的整體解決方案。[詳情]
機器人革命是工業制造業發展的又一次升級,機器代人已經成為時代的標志。未來,將出現大量的無人工廠。在全世界國家中,德國率先提出工業4.0概念,帶動著智能機器人產業的快速發展。[詳情]
在上周的Code Conference上,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稱人工智能為 “計算機科學界的‘圣杯’”。蓋茨還談到了過去五年飛速發展的語音識別和計算機視覺技術,他表示“我們離夢想又近了一步。”[詳情]
“從云計算到大數據,互聯網的下一幕將是智能互聯網,其核心驅動力是人工智能。”在近日舉辦的2016年百度數據中心合作伙伴大會上,百度高級副總裁、自動駕駛事業部總經理王勁一語點明了百度的技術戰略和方向。[詳情]
“廣東一直走在制造業變革前沿,適合工業互聯網的落地。而佛山作為廣東智能制造的主力軍,借助工業互聯網的力量可以讓產業轉型的任何一個過程都有方法可遵循。”近日,GE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段小櫻接受南方日報專訪時如是評價佛山。[詳情]
6月14日傍晚,德國總理默克爾乘專機返回柏林,以沈陽為終點,結束了為期3天的訪華之旅。隨著“中國制造2025”與德國“工業4.0”進一步對接,雙方的合作熱度再度攀升。[詳情]
6月15日,“工業和物流行業中的數字化——中國企業在北威州的新商機”媒體交流會在上海舉行,德國北威州政府代表團介紹了目前德國“工業4.0”及數字化物流的進展。[詳情]
工業4.0已成各行各業的熱議話題。工業4.0時代離我們還有多遠?中國企業面臨哪些新的機遇和挑戰?波士頓咨詢(BCG)日前發布了有關工業4.0的專題研究報告,對這些問題詳加分析。[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