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慧交通中,ETCP依托既有交通基礎設施和運載工具,通過對現代信息、通信、控制等技術進行集成應用,構建起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的交通運輸體系,解決公眾出行面對的“停車難”、“找車難”、“出場難”等難題。[詳情]
如果將一個制造工廠比作一個人的話,那么,連接設備與設備之間相互通信的工業以太網就是人體的神經系統,它能敏感地將各種信息反饋給指揮者,也是傳輸指令的重要通道。[詳情]
谷歌智能眼鏡的新方向至少帶給了我們關于智能眼鏡發展方向的一些新思考,讓我們清楚地看到了智能眼鏡的技術方向,只有讓智能存在于無形中時,智能眼鏡才稱的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智能穿戴產品。而它所引發的市場可謂是無限大,同樣對于近視的人群,或者是為了增強視覺能力的人群而言,這都將具有顛覆性的意義。我們可以借助于智能眼鏡真正意義上拓展我們的視覺感官功能,讓我們成為夢想中的“千里眼”。[詳情]
據了解,英國一支團隊近日推出了一款便攜式空氣凈化器iBreathe,號稱世界上首款可穿戴式空氣凈化器和空氣質量追蹤器,無論何時何地,只需幾秒鐘就能輕松凈化用戶周圍的空氣。[詳情]
圖靈機器人的創始人俞志晨早期的思路和大多數公司一樣,將公司定義為通用型的人工智能公司,試圖通過人工智能技術與智能硬件、交互問答等等方式來解決用戶現實意義的問題,但隨后發現,讓人工智能融入真實的場景其實很難實現,首先智能家居這一塊市場依然沒有起來,其次在解決用戶實際提問到解決上也難以實現資源的整合利用[詳情]
越來越多的設備將支持生物識別技術,包括語音、面部、指紋識別等。比如蘋果iPhone 5s、6s植入了Touch ID指紋識別器。[詳情]
智慧城市是個“帽子”,下面覆蓋著智慧交通、平安城市、智慧水利、智慧家庭等細分領域,其本質是用ICT技術讓這些城市管理降本增效、讓人們生活便利豐富。[詳情]
憑借在智慧城市建設領域的突出貢獻,榮獲“2015年領軍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提供商”獎的軟通動力信息技術(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軟通動力”)全面亮相本屆高交會,重點展示了包括產業互聯網、城市治理、環境保護、民生服務在內的智慧城市系列解決方案。[詳情]
什么是工廠自動化領域的自動控制技術?簡單講,用于連續流程的(電力、化工)即DCS,用于非連續過程的(冶金、造紙、紡織、機械加工等制造領域及環保等)為PLC。PLC用途廣泛,既解決單機自控,也提供流水線和工廠自動化解決方案。[詳情]
探尋大數據時代的工業變革之路 ——2015中國工業大數據大會在京舉辦
2015年11月18日,以“大融合 大變革 大突破——大數據時代的工業變革”為主題的“2015中國工業大數據大會”在北京舉辦。[詳情]
探尋大數據時代的工業變革之路 ——2015中國工業大數據大會在京舉辦
2015年11月18日,以“大融合 大變革 大突破——大數據時代的工業變革”為主題的“2015中國工業大數據大會”在北京舉辦。[詳情]
連接在當下尤為重要。有人說“工業4.0”的核心在于連接,智能制造只是方向。確實如此,無論是“互聯網+”,“工業4.0”,抑或是我們常說的智能制造數字化工廠,關鍵就是通過數據信號讓控制系統與制造設備產生關聯,實現設備和設備的連接,設備和人的連接,以及人和數據的連接。[詳情]
“世賽”與中國制造之間有什么關系?中國制造基因中,大國工匠的技藝如何傳承?廣東如何從機制體制上促進新型產業人才格局的形成?[詳情]
導讀: 記者在高交會上采訪調查發現,在“機器人熱”持續火爆的同時,人們也在擔心這究竟是“藍海”還是“泡沫”?有人認為,目前市面上的機器人功能花哨“噱頭”多,實用性并不強,所以并不看好;也有人認為機器人產業剛興起,隨著科技的進步,未來必定大有可為。 ?[詳情]
導讀: 智能制造的時代,世界經濟的類型從市場導向型轉為消費導向型,定制化生產的模式將會普及,中國制造面臨嚴峻的問題:內外市場萎縮,制造業市場飽和;成本——收益杠桿失衡成本優勢漸失;品牌溢價失效;歐美國家高端制造倒逼中國制造業變革。關于這四大問題,中國制造業的真正出路在于中國制造的“工匠精神”。[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