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制造業第一大國,中國制造稱得上“大塊頭”;而若想從制造大國升級為強國,“中國制造2025”提供了這樣的“大智慧”。這一雄心勃勃的計劃,由李克強總理在2015《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旨在通過“三步走”來實現制造業強國的目標。[詳情]
Beckhoff 積極參與到德國工業 4.0 戰略中,發起了“ScAut”(科技自動化)研究項目。為了實現制造技術系統更加智能化的目標,該項目主要集中在將不同應用領域的工程知識和科學研究成果整合到自動化技術中。[詳情]
菲尼克斯電氣推出的PROFINET工業以太網總線技術已經在工業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PROFINET與通用以太網及IT技術全面兼容,可以將工廠內部的辦公網絡和生產控制網絡無縫的銜接到一起。[詳情]
“工業4.0”的概念描繪了制造業在三次工業革命后,人類將迎來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統CPS(Cyber Physical System)為基礎,以生產高度數字化、網絡化、機器自組織為標志的第四次工業革命。[詳情]
西門子工業4.0系列專題(一):工業4.0時代專注于數字化和智能化
西門子在工業4.0時代專注于轉型數字化和智能化,要保證用戶的個性化需求被高效、靈活、快速、保質的交付,傳統制造業企業就必須在研發、生產和交付的過程中保證互通互聯。[詳情]
工業4.0九大技術支柱包括工業物聯網、云計算、工業大數據、工業機器人、3D打印、知識工作自動化、工業網絡安全、虛擬現實和人工智能。這九大支柱中會產生無數的商機和上市公司。[詳情]
“各個國家的國情不同,制造業基礎不同,工業互聯網的發展路徑和模式也必然有所不同。”[詳情]
2015中國兩化融合大會圍繞國務院發布的《中國制造2025》,著眼于全球產業變革趨勢,以推進信息化、工業化深度融和為目標,智能制造、企業互聯網化轉型等為主題。[詳情]
互聯網已經并正在繼續造就商業革命,無論是制造業還是流程工業都必須應對互聯網帶來的挑戰。為了應對這種挑戰,在新一輪工業革命中搶占先機,各國政府,甚或工業巨頭都開始發聲[詳情]
近日,全球化工巨頭巴斯夫宣布投資5億元在中國擴大聚合物分散體產能,這一動作不僅彰顯了中國市場的戰略地位,更揭示了工業制造向智能化升級的迫切需求。[詳情]
以“全球服務,互惠共享”為主題的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服貿會)今天在北京召開。[詳情]
在近日舉行的智能制造試點示范經驗交流電視電話會議上,工信部宣布了首批46個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名單。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推進智能制造要用好試點示范這個重要抓手,智能制造工程實施方案作為《中國制造2025》“1+X”規劃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已開始編制,將于今年發布實施。[詳情]
這兩天,大家都被《配電網建設改選行動計劃(2015~2020年)》的轉載和各種解讀刷屏了吧。其實,有很多業內的能豆粉都私信發來了自己的看法。今天,能豆君想推薦其中一篇投稿給大家,一起來看看電力系統從業者是怎么看這份《行動計劃》的。[詳情]
CPX-E是抓取技術的中央控制系統,除了完善PLC的功能以及帶插補的多軸應用之外,CPX-E還可無縫集成到采用數字化技術的工業4.0環境中,實現數據交互[詳情]
2018年有很多風口,其中有一個就是工業物聯網。 根據多個權威機構分析預測,工業物聯網正在或已逐漸成長為一個萬億美元級別的龐大市場。而亞洲則是成長最快的區域,毫無疑問將成為最大的工業物聯網市場。就中國而言,到2030年,工業物聯網將創造一個近2萬億美元的市場。[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