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要下沉,OT要上升,從各種系統匯流而來的數據要分析,這就使得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崛起成為可能,使得面向工業應用的開發大大加速。IIoT平臺,為工業APP應用的開發,提供了一張充滿沃土的溫床。[詳情]
工業互聯網是滿足工業智能化發展需求,具有低時延、高可靠、廣覆蓋特點的關鍵網絡基礎設施,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興業態與應用模式。[詳情]
對于中國的制造企業而言,經歷過OA對協同辦公領域的顛覆時期,經歷過了“不上ERP等死”的躍進年代,經歷過對商業智能軟件熱情高漲的BI年,也經歷過在BPM和OA之間左右為難的徘徊期,而每每熱潮之下,關于ERP的必要性都會不經意的被推上話題榜。[詳情]
根據剛剛印發的《江蘇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到2020年,江蘇將以機械、汽車、電子、醫藥、紡織、輕工等領域為重點,創建約50家省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詳情]
有市場機構調查和預測,未來15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的市場規模將超過11.3萬億元,而91%的制造型企業都計劃采用工業云,用工業互聯網來改造傳統企業。 ?那么,到底什么是“工業互聯網”呢?[詳情]
智能,是工業4.0的內涵核心。工業自動化業內的一個普遍共識:智能工業之所以智能,不僅是工業設備智能,更重要的是工業操作系統的智能以及相關應用軟件的智能。[詳情]
拓斯達擬認繳出資1億元設立全資子公司,并由該全資子公司作為項目公司,在松山湖高新區投資建設松山湖拓斯達智能制造綜合服務示范項目,計劃總投資不低于約3.5億元。[詳情]
近日,工信部公示了2018年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擬支持項目,依據為《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關于發布2018年工業轉型升級資金工作指南的通知》(工信廳聯規〔2018〕36號)。[詳情]
工業互聯網本質在工業大數據價值,哪么挖掘數據價值的前提是要獲得數據。所以方案提供商首先要在設備端安裝大量傳感器,給原來愚笨的設備賦予智慧,使其變成互聯互通的產品;[詳情]
隨著工業物聯網的應用發展,網絡和實休系統將緊密聯系在一起,也就是物聯網將生產現場的處理器、傳感器連接起來,使得機器人之間可以進行通信,可以互相溝通,而機器和人的工作將不再會嚴格分工,未來制造系統把人和機器融合在一起。[詳情]
無論是手機中的App,還是汽車上的數字化駕駛界面,抑或是數字化圖紙和數控程序,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軟件。而決定技術進化的核心要素要數工業軟件,工業軟件不僅作為數字化研發手段,支持了新產品、新工業、新材料的發展,也作為新型“零部件”大舉進入到產品之中,形成了產品本身的數字化。[詳情]
據悉,從2018年開始,我國將在推動工業企業內網改造升級的基礎上,在工業領域逐步部署IPv6、窄帶物聯網(NB-IoT)、軟件定義網絡(SDN)、5G等先進技術,并以此形成成熟的工業互聯網應用和生產體系。[詳情]
近來,智能化逐漸成為影響工業發展的關鍵。在日前舉行的“新一代工業智能與體系工程國際論壇”上,中國船舶工業系統工程研究院海洋智能技術中心主任邱伯華認為,過去我國一直注重看得見的設備投入,形成了很大的存量。現在要考慮的不是簡單繼續投資增量,而是如何將存量的能力釋放出來,將“使用經驗”變價值。[詳情]
顯然,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推動下,智能制造已然成為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新動能”,它讓傳統制造業脫胎換骨的同時,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方式改變著中國。[詳情]
日前,國家制造強國戰略咨詢委員會發布了最新一期《制造強國研究》報告,海爾互聯工廠模式憑借對傳統制造的顛覆性創新成為了唯一入選的家電企業。[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