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隨著我國政府相關扶持政策的出臺,加上制造業智能化進程的推進,我國智能制造產業現今呈現出高速發展的狀態,預計2019年市場規模將會達19000億元。[詳情]
智能制造行業作為中國制造業的主要驅動力之一,利好政策的不斷出臺,行業將持續穩定增長,中國制造業中所起到的地位將會越來越重要。[詳情]
中國這幾年信息化的發展已經出現很多概念和熱點,從云計算到物聯網,智慧城市到大數據,到現在的人工智能這一波熱浪[詳情]
作為我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長三角工業增加值占全國的1/4以上,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占全國1/3,機器人產能占1/2,信息服務業占比1/3,集成電路的產業規模達到半壁江山,高端裝備制造水平在全國領先。[詳情]
工業4.0在全球引起了熱浪,但沒有一個國家,像德國這樣,成立專門的機構進行深耕細挖。整個工業體系,都圍繞工業4.0進行構建。如此抽象的一個概念,硬是被德國人一筆一劃地描繪出來。[詳情]
僅僅三年,這個計劃不僅深入國內人心,并且在國際舞臺上對全球國家和企業有著標志性的意義。[詳情]
廣州市發布《廣州市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行動計劃》
近日,廣州市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和《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廣東省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實施方案及配套政策措施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推動互聯網與制造業深度融合,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特制定《廣州市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詳情]
2019年,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經濟將成為發展新動能。隨著我國新舊動能加快轉換,也為軟件產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詳情]
只要一提起“中國制造2025”,很多人都會想到“工業4.0”,認為兩者有很多的相同之處,但是一些國內專業人士認為兩者存在許多不同之處。[詳情]
近年來,經濟全球化浪潮持續推進,技術轉移、產業發展日益加快,科技進步成果豐碩,我國機床行業也由此迎來了發展加速期。[詳情]
2019年,工信部的工作重點之一就是要“瞄準智能制造,打造兩化融合升級版”,重點包括大力推動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深入實施智能制造工程、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以及推進人工智能產業創新、抓好大數據產業促進工業大數據發展和應用等。[詳情]
自工業革命以來,科技進步大幅推動了工業生產力的發展。蒸汽機的出現給19世紀工業革命提供了人力無法企及的物理動能。[詳情]
近日,上海市為貫徹《國務院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落實《上海市工業互聯網產業創新工程實施方案》(滬府發〔2018〕27號)的有關新要求,進一步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重新修訂并發布了《上海市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專項支持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 [詳情]
北京市發布《北京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
近日,為加快推動北京市工業互聯網發展,構建“高精尖”產業體系,北京市經信局正式印發《北京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