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雙匯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近年來,雙匯先后投資30多億元,積極實施產業鏈不同環節的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改造,通過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提高企業競爭力,為河南肉類產業發展樹標賦能。[詳情]
2023 年 VR/AR 市場有望再次活躍 歐菲光等產業鏈加碼布局迎發展契機
2023 年 VR/AR 市場有望再次活躍 歐菲光等產業鏈加碼布局迎發展契機[詳情]
利用包括“嫦娥三號”探測器在內的航天器觀測數據,來自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山東大學等單位的科研人員,首次觀測到地球等離子體層中存在月球潮汐信號。[詳情]
11月17日,2022年紹興國際紡織機械智能制造高峰論壇在紹興國際會展中心成功舉辦![詳情]
建設一年多以來的北京中德產業園,作為中德經濟技術合作的引領示范園區,因其開放創新、融合發展的胸懷,憑借優質的服務體系、完善的保障措施和優越的營商環境,吸引了大批德企在此集聚。當前,以賽多利斯、菲斯曼、泰克斯隆為代表的10余家已落地德企更是傳出新增擴產投資的消息,奏響了中德經濟技術深化合作的協奏曲,開啟了新一輪德企在華投資高潮。[詳情]
近日,第8屆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北京舉辦,在“服務合作促發展 綠色創新迎未來”的主題下,“全球生態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2022中國碳中和經濟發展論壇”“氣候經濟高峰論壇”等24場論壇會議及推介洽談活動,以及環境服務專題展區,將綠色雙碳、可持續發展理念貫穿其中,明確釋放了“綠色信號”。[詳情]
8月30日,工信部舉行“新時代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三場“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培育更多專精特新企業”發布會。[詳情]
8月23日,重慶舉行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滿天星”行動計劃重大項目專場線上簽約活動,重慶市政府分別與14家知名軟件和信息服務企業簽約14個項目,合同投資金額330億元。[詳情]
從邢臺市政府新聞辦日前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清河以創建邢臺第一、全省一流營商環境為目標,通過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務環境、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依法辦事的法治環境,不斷深化改革、轉變理念、優化服務,持續提升經濟發展軟實力。目前,該縣80%審批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480項服務事項實現“不見面”辦理,全縣市場主體總量8.4萬家,是2012年的7.2倍,萬人市場主體擁有量位居全市第一。[詳情]
全球經濟、貿易深度交融,緊密關聯。想要進一步掌握主導權,既需要掌握“標準化”這門通用語言,更需逆急湍而上,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建立屬于自己的標準體系。[詳情]
穿越空的隧道,中國高鐵以前所未有的發展速度,創造了從“追趕者”到“引領者”的奇跡。前不久,國際鐵路聯盟發布實施由我國主持制定的《高速鐵路設計基礎設施》標準和《高速鐵路設計供電》標準,兩項標準均是相關領域的首部國際鐵路標準,為世界高速鐵路建設和運營貢獻了中國智慧。[詳情]
根據《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關于組織推薦2021年度“專精特新”企業的通知》(滬經信企〔2021〕539號),經專家評審和綜合評估,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確定了510家2022年上海市“專精特新”企業(第一批)名單。現將擬認定企業名單向社會進行公示,公示日期為2022年7月25日至7月29日。[詳情]
5月31日下午,《2022 中國物聯網產業指數報告》以線上發布會的形式正式對外發布(本報告付費下載,文末附下載鏈接)。[詳情]
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以來,一季度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和利潤都分別增長了14.1%和6.5%。這其中數字化的深入發展及成果,是支持成長型企業逆勢增長的重要支持力之一。[詳情]
“東數西算”重構數字經濟版圖 ——“區域數字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正式啟動
在數字經濟時代,算力如同農業時代的畜力、工業時代的電力。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的發布,標志著“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2022年前4個月新開工項目25個,數據中心規模達54萬標準機架,帶動各方面投資超過1900億元。[詳情]